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4-16 02: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欢迎阅读!
教育研究,思想政治,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杨立英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5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教育过程需要从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小社会环境、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两个路径,以及建设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平台

教育是一项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系统里面,其主体、客体、手段、内容等多个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果。其中主体主要是党和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客体主要是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其内容更加丰富,可以说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至于教育手段和方法更是多种多样。

此项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其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本文认为应该多注意路径选择和与平台构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更让社会大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小社会环境。就个人来说,价值观念首先来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给其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引导他们去完成这种期待。如我国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当代的三个倡导等等。但是个人的价值观念形成是复杂的过程,它以多种方式进行,总的来说,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大都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于他所属的那个小社会,通过模仿他人和遵从教诲,做出自觉选择,并努力将这些价值认识、体验与情感付诸实践,一旦被证实或被社会认可,就会在其头脑中得到强化并形成固定看法和态度,形成一种价值观念。但我们要是走在校园路上,到处可见张贴办假证的广告、随处可见兜售各种过级考试答案、虚假充斥校园堂而皇之。那公正何在?和谐何在?如何发展?如何创新?

因此,我们努力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环境,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路径。积极营造一个公正、平等、和谐、创新、的校园环境是现实保障。如在现有条件下,积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让钱和权成为平等社会活动中的筹码。

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积极建设公正、平等、和谐、创新、的校园环境;家庭积极营造温馨、关爱的家庭环境。

(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各种客观社会现实状况的正确反映。在这其中,社会现实状况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事实上的教育。但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对象的成长规律,在对事实认识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成功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理论的确立,除了坚实的客观基础外,真理性认识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具可靠性与现实性。离开客观性与真理性,单独从主体出发将价值和价值实现很可能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必要的舆论引导、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走向健康之路有积极意义。

三、建设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

一种价值体系只有融入社会生活中,在实践过程中去感知和领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以说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机制将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结合起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成为核心价值的鉴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

实践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内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践要想发挥作用,彰显价值,不能只是一阵风,必须有长效的科学实践指导机制,并合理的安排实践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建设。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制定相关规划与配套文件,对社会实践指导思想、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成绩评估等作出明确规定,并随着高校实际变化而不断进行修订,使实践活动更贴近实际,有章可循。

其次,完善大学生实践活动程序,逐步实现规范化。例如在具体地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适当地借鉴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术,从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准备、实施到结束评估都形成一套实际可行的规范化程序。

最后,实现社会实践形式、内容多样化。积极把握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与规律,在形式与内容、广度与深度上循序渐进。从实践规模上,实现个体向团队活动方向发展。在实践活动内容与层次上,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产品推广、技术发明、社区服务以挂职锻炼等内容多形式、高层次发展。

综上所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造小社会环境是基础,构建舆论环境是指导,打造实践平台是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荫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 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5ebad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