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泊洼的秋天 诗赏析

2023-02-06 13:0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团泊洼的秋天 诗赏析》,欢迎阅读!
团泊洼,赏析,秋天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1105 丁雨秋

埋在秋天的诗歌

——浅谈郭小川潜在诗歌创作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郭小川先生《团泊洼的秋天》这首诗的简要赏析和理解,浅析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潜在诗歌创作者内心的矛盾心理。希望能够剥脱外在语言文字的修饰,试图直视诗人真实的情感矛盾和内在的精神世界。

关键字 “潜”与“显” 《团泊洼的秋天》 诗歌语言 矛盾心理

潜在写作最早是由陈思和先生提出的文学概念,他定义为:那些写出来后没有及时发表的作品。如果从作家的角度来定义,也就是:不为了公开发表而进行的写作活动。我更为通俗地理解,潜在诗歌即那些不被当时主流接纳,难以正式公开发表的秘密创作的诗歌。

在此,不得不说一些“显”与“潜”的关联。一张扬外露,一低调内敛,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前者的代表作者首推张永枚,如《西沙之战》:啊!古歌中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和祖国大地山水相依一脉连/西沙、南沙/中沙、东沙……/都是中华民族壮丽的渔乡/岂能让强盗霸占。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诗句不乏有些生硬空洞。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先1969年去世前所说的:“专制背景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骗子,一种是哑子。”诚然,当哑子是需要压制自己内心自我的,自然也有些压制不住的诗人,好比食指(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同样也有时而游离于主流诗歌之外的,好比郭小川。金克木先生在《书,读完了》中提及:不知隐文化,难以明白显文化。潜在诗歌自然也有其必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段时间诗歌的阅读,我们往往能从今天新的着眼点、新的角度,窥探出那个时代的另一个侧影,同样能够一定程度上揣度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矛盾又难以压抑的思想感情。

在此,我主要谈谈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并简单联系与穆旦《秋》之间的比较。两者内容上有共同点,而且创作时间也仅隔一年。以《团》为例,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阅读,按照我的理解,全诗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划分至“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主要描绘了秋天团泊洼恬淡平静的自然景色。开篇以秋风作喻,“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营造出一种静婉恬淡的氛围。不同于《秋歌》中“锐利如刀锋”,也区别于《秋》中所写的“天空呈现着深邃的蔚蓝,仿佛醉汉恢复了理性”,给人以肃静和理性。而后的三节,将红色的高粱、摇曳的向日葵以及年高的垂柳融合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田园秋景图。合眸畅想,无垠的田野晕染着片片浓郁的赤红,温暖灿烂的金黄色上点缀着些许苍绿。漫漫无际的景色在视觉上横向铺张开来,诗人却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色彩的渲染,更巧妙地从听觉切入,蝉声退了,蛙声息了,再无吱吱喳喳的麻雀,喧哗的河流,只有北雁




欲归,白鹜静浮。其强烈的画面感不同于故事性长诗《白雪的赞歌》的情节性。“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酷暑还藏在好客的人家。”一句,形象地表现出夏末初秋寒暖交替的时季特点,在柔情舒缓中有又有些俏皮,颇为巧妙。这样的诗句与《向困难进军》《把家乡建成天堂》中的口号不同,其实再进一步体味,客观地讲也并不是完全属于诗意富有飘逸美感或深刻耐人寻味之类的,但给人很真实的感觉,我把这种感觉归结为那个时代的特色语感,简单质朴中透着淳美。总的来说,第一部分的重点集中在真实的自然景致上。

第二部分从“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划分至“常常能听到同志式温存的夜话”,主要倾注了诗人激昂的情感思想。紧凑的节奏感和激烈的战事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彻底粉碎了田园的安静恬淡。诗人首先提出质问“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而后将恬静迅速切换成一片喧腾嘈杂的场景,“奔腾咆哮的千军万马” 刀光剑影的火阵”完全吞噬了团泊洼的静。先抑后扬的手法之后,直抒胸臆,表达出内心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坚定信念。这与《投入火热的战斗》楼梯式的效果有相似之处,语句上一韵到底,气势浩荡。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此时的郭小川虽在干校被隔离审查,但对毛泽东关于《创业》的批示心感无比激动,于是乎就有了“毛泽东的伟大号召,在这里照样有最真挚的回答。”但是,这样的语句显而易见是太过直白浅露的,这与穆旦“深厚沉重,朦胧晦涩,着实奇异,热烈而又冷漠”《九叶诗派选》蓝棣之编选,人文文学出版社)截然不同。郭小川在很多诗歌中都体现了这一点,如《秋日谈心》《厦门风姿》,语言很浅显,很直接易懂,受众往往都能直接理解或者被诗句中的感情所带动。唯独《望星空》,在思维驰骋中,体现宇宙与人生,浩渺与细微之间的天壤之别。

第三部分引领全诗高潮,以战士的口吻表达出诗人满腔的赤血豪情。“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 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 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成泥沙/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欺诈/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头脑发达。”鲜明地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果敢忠贞的战士形象,他秉持操守,他坚守信仰。排比的句式一次次强烈震撼着读者,情感强有力地迸发容不得半点迟疑犹豫。然而,经过反复的推敲,虽然句句洋溢着斗争的热情,但在现今这个时代的赏析角度出发,又显得过于拖沓麻木,语言的力度是单薄的。不同于北岛的诗,就像是世界的一道伤口,只是细长的一道伤口,却割得很深,能见骨肉。

我们可以尝试着深究,为何诗人一定要以战士这个人物的口吻,难道不能用“人们”?不能用“同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战士是永不屈服的,是永远要战斗的。战士不会因为污蔑恫吓甚至无情的打击而放弃战斗,战士始终有抱负,有胆识,誓与可耻的衰退抗争的。同时,这与第二部分的战争场面是完全契合的。此时诗人心中的团泊洼的确是“喧腾的、嘈杂的”,亦如诗人无法压抑的内心情感。郭小川因四人帮的迫害而身处五七干校,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将诗中的“战士”替换成诗人自己,看作是内心的独白:我不怕污蔑!我不怕恫吓!这是由衷的辩白,诗人更希望与他并肩的战士们“不信流言,不受欺诈”。潜在诗歌不能公开发表的原因在正是在此,过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5f4b36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