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2022-09-07 06:45: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欢迎阅读!
宝莱,观后感

怎能叫我不思考——《三傻大脑宝莱坞》观后感

416日读到女儿班主任的短信已经过了晚上9点半,离我习惯的休息时间还有半小时,但是她推荐的电影印度电影《三个白痴》真没看过,带着好奇,我去PPS和迅雷,最后在百度视频找到了完整版,原来就是我一直想看没有看成的《三傻大脑宝莱坞》。一部喜剧电影画面众多,让我从笑到哭再到笑。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

电影里的教授——“病毒”,一辈子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说为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呕心沥血。结果儿子自杀,被女儿称之为被自己的父亲“谋杀”,等伤心,何等痛楚,然而他却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方法的缺陷,好在孙子的出生,发生的一系列以外震惊了他,也点醒了他。

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我是一个开明的妈妈,很少强迫孩子做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很少在休息日另外要求她再做题,自诩我家很宽松。

看完电影久不能寐,细细想来,我太虚假。

我确实表面看对孩子要求不太严格,很少检查作业,很少强求她做这做那,但是我内心却是希望她功课领先,甚至样样领先,虽然我也知道这不可能,可是有时却被心魔所左右,用孩子的话说就是——有时候妈妈一发急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在他幡然悔悟的瞬间,我也明了 “兴趣也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什么境界才算是成功?

电影中的父母跟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也希望孩子能够有好的生活环境,强迫孩子从事自己不愿意的职业,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知识,这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已经是普遍现象,也被大家默默实践和执行着。其实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却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按照目前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来说,有钱有权就可以称之为成功了。看多了“富二代”、“官二代”和“啃老族”,不劳而获已经成了好多年轻人的愿望。甚至整个社会对这个现象都很漠视。

但是在我们家,却有一条自己的标准, “能自食其力就是成功的。”

怎样的未来才是孩子所期待的?


电影里的家长早早的就规划了孩子的将来,“成为全村最有地位的人”,“成为高收入的人”然而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别说思考,甚至想都没想过。

幼儿园和小学的家校联系本上,都有这么一格,你期待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总是习惯的填入“坚强、勇敢、自信、独立”,看了电影我也思考,我的孩子以后能达到我所期望的吗?我期望的也是我的孩子愿意的吗?潘爸老批评我把自己的想当然强加给孩子,并说,她以后想怎样就怎样。也正是他对我的影响,使我改观,这次观影给了我更深刻的感受。

孩子的未来谁也不能左右,“未来在他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三个白痴》警醒了无数正常的人,怎么叫我不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9d66c19ec3d5bbfd0a74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