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关系与国家安全

2022-07-15 05:2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关系与国家安全》,欢迎阅读!
国家安全,看待,周边,关系,我国

论我国周边关系与国家安全

目前,同世界上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首先,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5个。其次,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周边不少国家与我交往很深,接触很广,历史上的一些恩怨现在仍有影响。第三,我国周边的多样性突出,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聚集在我国周围。第四,我国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冷战时期曾形成不少"热点"有些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背景,是我们开展周边外交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北部边界相对稳定,但仍存在变数。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出现,使我国北部邻国增加,原来的中俄边界变成了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四国边界。1996年,为谋求国家间各种关系的良性发展和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友谊,中、俄、哈、吉、塔五国在上海举行首脑会议,从此,“上海五国”成为欧亚一个新的地区合作机制。各国首脑多次会晤,20016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并签订了一系列多边友好条约,奠定了我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经济和政治、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基础。

我国东部安全环境首先表现在地处变化中的东北亚格局中。朝鲜半岛局势不稳成为影响中、美、日、俄四个大国关系的重要砝码;我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及大国在此利益空间的争夺都对我国安全提出挑战;其次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在亚洲部署的日美、韩美、菲美等双边军事同盟构成的“安全链”,在新世纪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而得到不断加强,尤其是日美力图将台湾拉入范围,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第三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尽管得到改善,但受来自西方的“中国威胁论”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大肆增加军费开支,在南海的主权争端中,力争南海问题国际化,是我国岛礁被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第四十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中日关系的焦点,尤其是布什对台湾政策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模糊政策”,明确指出“保护”“台湾的安全”,在此政策下,美国允许陈水扁过境,日本允许李登辉在日逗留等迹象都表明台海问题是我国21世纪国防安全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的第一个努力放在改善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上。应该说,以往我们与东南亚地区在周边关系上问题最多,不仅存在着领海、岛屿争端,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长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们将改善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作为改善周边关系的一个突破口,先是成为它们的对话伙伴,逐步发展,使我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开始出现了整体改善,逐步建立起了比较信任的合作关系。

通过改善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使我们第一次认识到,发展周边关系对于总体改善我国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周边地区出现了对我们比较有利的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花大气力发展周边关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和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实行了同时发展与朝鲜和韩国关系的政策;与日本加强了合作;和俄罗斯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南亚方面,我们也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更加平衡的印巴关系。

从地缘安全环境上讲,我国背靠陆地面临海洋,有世界上第二长的路届,周与24个国家接壤,而且强国颇多,世界上25支最大军队中7支在我国的周边,历史上就屡遭外国的侵犯。冷战时期,我国及周边是便是受影响最重的区域。联解体后,我国地处美国欧亚战略的前沿,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由合作为主转向


对立,这种战略矛盾将会促使美国对我的军事压力。

美国在我们的外部环境中一直处于很关键的地位。我们与美国有太平洋连接,美国也应是我们的重要邻居。美国利用它的优势建立起了三条以它为中心的线:一是军事同盟,二是盟友,三是准盟友。美国以此来维持它的主导地位,也试图对我国进行遏制。我们没有能力割断它的这些线,但是,我们也发展自己的关系线,其中包括与美国的关系,尽可能降低对我的不利环境条件。我们与美国的关系总体上出现了可控、可操作、可谈的局面,这很不容易。

说到我国的周边安全问题,日本,永远无法忽视的关系。中日两国,虽未接壤,但却隔海相望,从唐代以来两国就有交往,其封建制度受大唐影响之深,即使现在也能看到唐朝对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二战被击败后,日本通过较短时间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中日两国由于历史问题(靖国神社)原因,加之现在的“钓鱼岛”之争,两国关系虽已邦交正常化三十多年,但两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关系一直以“冷”为主,与两国之间轰轰烈烈的经济关系相比,颇具讽刺,不过最近几年有所缓和。忘却等于背叛,所以应牢记历史,但同时两国应面向未来,中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需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当有一天,中国已强大到足以左右日本经济时,靖国神社被拆也不是不可能。历史问题是中国日两国政治、军事关系“冷”的主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中国还不够强大造成的。中日关系要想有质的变化,中国的足够强大是必要条件!所以我认为在中日两国的关系上,还必须牢记邓爷爷的教悔——发展才是硬道理。

综上,我认为我国处理与周边关系的方式可以是这样:诚待朝鲜,兼容韩国,统一台湾,宽以东盟,缓和印度,力助巴国(巴基斯坦),拉拢中亚,关注外蒙,认清俄国,防范美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b012feaef8941ea76e05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