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嘀哩嘀哩》教学教案

2022-07-14 03:0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嘀哩嘀哩》教学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小学,教学,音乐

精选文档

《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表演性歌曲《嘀哩嘀哩》,欣赏合唱曲《嘀哩嘀哩》 教材分析: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动听,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歌曲为大调式,两段体结构。A是四个乐句组成的平行结构(a+b+a+c,乐句a的旋律是主和弦的分解进行,乐节对称式结3 3 3 1| 5 5 0| 3 3 3 1| 3 0 | 两个双数乐句一气呵成,结构上不可在分 5 5 3 1 | 5 5 5 | 6 7 1 3 | 2 0 | 5 6 5 6 | 5 4 3 1| 5 0 3 0 | 2 1 0 |乐句b结束在属和弦上,乐句c结束在主和弦上,成不同终止式的对应关系。

歌词一开始就呈现主题,这个主题很精练,几个小节就把儿童热爱春天,向往春天的感情生动的表现出来,成为贯穿全曲发展的基础,三段歌词用同头换尾重复的方法,描绘寻春的心情,和新春的画面。B段,歌词、节奏、调性上都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小黄鹂引出“嘀哩嘀哩”的啼叫的描摹,采用下四五度混合的自由模进的手法形成高潮,

444 45|66 60| 222 22 |5 |111 12 |33 30 |555 55|2 |结尾一句音调与A段的尾句相合,5 6 5 6 | 5 4 3 1| 5 0 3 0 | 2 1 0 ||休止符的运用更增添了喜悦和风趣。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春天到来时的愉快心情。

2、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学唱歌曲《嘀哩嘀哩》,并且能够创编表演动作,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3、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变化,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教学重点:

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春天到来时欢快、喜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及前十六节奏型。 教具准备:

板书设计、录音机、钢琴、自制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构想】

通过引导学生集体表演《春天来了》的情景剧,使学生投入春天的怀抱,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孩子们,花儿、草儿、小动物们,春姑娘来了,你们都在干什么呢?

师:(随着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

可修改


精选文档

她来到了草地上,轻轻地召唤着小草和花儿们(扮演花草的学生缓缓地“发芽”“开放”她昂起头,热切地向森林招手(扮演大树的学生随音乐摇摆);她向小河吹了一口热气,河面的冰融化了(扮演河流的学生边做水流状,边模仿水流声)小动物们都跑到了春姑娘的身边,欢迎她的到来。(扮演小动物的学生模仿各种动物姿态围到春姑娘身边。)孩子们也看到了春姑娘,向她问好(剩余学生向春姑娘招手问好)。春天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迎接春天的到来!(全体随着欢快的音乐高兴地自由地表演。 二、学习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构想】

通过聆听、感受、学唱、表演歌曲《嘀哩嘀哩》以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表达愉快的心情。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听辨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1)初听:请认真聆听,感受这首歌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心情?(听后讨论) 2)复听:要求学生看歌谱聆听,观察并感受歌曲的曲式结构。 提示:你能看着歌谱听一听,旋律的变化吗?

3)教师指着歌谱无伴奏清唱歌曲,学生感受、对比旋律的变化,讨论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2、学唱歌曲

方法:主要采用视唱法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与及时、必要的辅导。

1)学生分组合作视唱曲谱,教师巡回指导。此时,学生如有难点,可以向教师请教。 2)集体演唱曲谱,教师根据演唱,给予具体指导。

☆通过手势指导视唱,体验第四乐句旋律上升,力度加强,情绪高涨的变化。 ☆通过练习舌尖轻巧、快速地弹动,引导学生唱好第五、六乐句同音反复的旋律。 ☆用手势引导学生用声断气连的方法唱休止符,感受休止符的作用。 ☆演唱最后一个乐句,体验主题的变化重复和再现。 ☆完整地演唱曲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学生随琴轻声地填唱歌词两遍。

☆两人一组,互相倾听对方的演唱、交流演唱感受,帮助对方找到不足。 ☆教师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分段演唱体会、表现歌曲学生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方法:

第一乐段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寻找春天时喜悦、兴奋的心情。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轻巧地弹动舌尖,模仿小鸟的叫声(生动形象)。后两个乐句力度加强,启发学生随教师用手势带动旋律的上升,使情绪更加高涨。通过模仿老师的演唱,唱好“嘀哩哩”的前十六节奏。

4)在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时,鼓励、引导学生探究独立加入合适的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

可修改


精选文档

奏。

第一乐段:用三角铁、碰钟伴奏。伴奏型为:X﹣︱X﹣︱

第二乐段:用串铃、铃鼓、手铃伴奏前两乐句;后两乐句,除三角铁、碰钟串铃等都加入进来,再加入响板、双响桶等。串铃等伴奏型为:X﹣︱X﹣︱。响板等伴奏型为:XX︱XX︱ 3、表现歌曲

1)鼓励学生分组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具体要求:全班分为三组。每组可分不同角色参加表演,女生的表现力强,可以跳舞;男生不善歌舞的,可以用打击乐器。在组内互相评价,挑选出优秀的学生,参加全班的评比表演。

2)分组汇报演出,师生给予评价。并选出最佳表演组和最佳个人,在音乐教室的奖励专栏中予以记录。

三、欣赏合唱曲《嘀哩嘀哩》

【教学构想】通过聆听合唱曲《嘀哩嘀哩》,引导学生感受、对比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两种演唱形式表现的不同效果。

讨论:合唱的《嘀哩嘀哩》跟齐唱的《嘀哩嘀哩》效果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2、再次聆听,感受合唱的效果。随着歌曲想象音乐描绘的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的情景,并试着简述想象到的情景。

3、第三次聆听,静静地用心地去感受歌曲,将音乐的美,春天的美深深地印在心里。 四、小结

孩子们,春天转眼就会过去,可音乐描绘的春天却永远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你多听音乐,你会发现,音乐的世界就是我们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

可修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bffc6e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