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读后感

2023-03-13 04:0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读后感》,欢迎阅读!
姹紫嫣红,读后感,原来

姹紫嫣红花开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读后感

“原来姹紫嫣红花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溅!这曲引人入胜的《牡丹亭·惊梦》可能就是这本书书名的由来吧。

好的书名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而我就是被那优美,神秘的书名所吸引,才与这本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繁华落尽,我心存有余香,光影消逝,仍有一脉烛火在记忆中跳荡,让我依然能在每年的这个时刻,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当我看见这段话时,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辞致雅瞻的语言令我仿佛融入了书本,融入了这言语之中。 我曾在这本书中读到过一篇令我感触良多的文章,名叫关于年货的记忆。“在置办年货上,家中的每个人都会行动起来,各司其职。主妇们要去供销社扯来一块块布,求裁缝裁剪了,踏着缝纫机给一家人做新衣。腊月里猪的嚎叫,总是和着缝纫机的哒哒声。缝纫机上的活儿忙完了,她们还得蒸各色年干粮,馒头,豆包,糖三角,菜包等等。馒头这时成了爱美的小姑娘,女人们会用筷子蘸着印泥,在正中央给它点上一枚圆圆的红点,那是馒头的眉心吧。除了这些,她们还要做油炸江米条和蕉叶子,作为春节的小点心。

那些平素淘气惯了的男孩子,这时候也得规规矩矩地忙年。他们负责买鞭炮,买回后放到热炕上,让它干燥着,这样燃放起来更响亮。他们得拿起斧头,劈一堆细细的松木柈子,让除夕夜的灶火旺旺的!他们还要帮着大人竖灯笼杆,买来彩纸糊灯笼。不过在我们家,糊灯笼是我的事情。因为我是元宵节天将黑时出生的,父亲送了我一乳名“迎灯”,家人认定我的名字中有光明,糊灯笼非我莫属。不过我糊灯笼是讲条件的,那就是提前享用油炸小点心,虽然母亲不情愿,但为灯笼着想,只得依从。我给圆圆的宫灯糊上一圈红纸后,会用金黄的皱纹纸,为它铰上飘逸的穗子,沾在灯座上,让灯长出金胡子!”是啊,过年是多么热闹啊!到处都是欢歌笑语,喜庆融洽的景象。虽然忙碌可却十分开心。在我小时候虽然没有像书中所写的那样热闹,但是在置办年货,准备菜肴中都是十分充实的,也会有许多的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啊什么的。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发现与这些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络已经愈来愈淡薄,从以前准备好大桌的美味佳肴到现在的电话联络,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少…….

书中的最后一个片段是这样的“可是这样的年,一去不复返了!在我对年货的回忆中,《牡丹亭》中那句最著名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不止一次在我心中鸣响。好在繁华落尽,我心存有余香,光影消逝,仍有一脉烛火在记忆中跳荡,让我依然能在每年的这个时刻,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这正是我心中所想的啊!我多么地希望有以前那种过年的氛围,那种愉快的过年的心情。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我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0fdff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