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看道德修养之方法

2023-03-06 22: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周易》看道德修养之方法》,欢迎阅读!
周易,修养,道德,方法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人性本源于天道,然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却越来越背离了天道。背天离道之人,又何以见其本性而等天齐地呢?古圣先贤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一,便是给人类留下了一部登天的梯子,造就了一座由人及天的桥梁--《周易》

《周易》是一部占卜书,然却不只是一部占卜书,占卜只是《易经》的衰象,而提示天道规律,指导社会人生更健康的发展,才是《易经》的本质,其内涵与宇宙的内涵一样,包罗万象,而又千变万化,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对任何领域都有指导的作用。后来者都读之,自然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哲学家认为是哲学作,宇宙学家认为是宇宙学著作。社会学家认为是社会学著作,自然科学家认为是自然学著作,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一部《易经》就是一部关于宇宙,天地,社会,人生的生成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巨著,它是中国文化源头的一汪清泉,浇灌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 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方面,都闪烁着《易经》思想的光辉。这一点,在诸子百家及历代文学作品中,甚至于中国化的佛学经典中,都随处可见,被尊为药王爷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就曾感慨地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中医把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一个整体,以平衡阴阳为基本原理,故其治病可头疼医脚,肚子疼点眼药,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观的具体运用。

清末康有为变法,直接以《易传》刚健、有为、尚动、通变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毛泽东主席在建国初期曾说:"穷则思变,要


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与《易传》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易变法则一脉体承。我们历史上的许多大政治家,本身就是易学家,如朱熹、苏轼、王安石等。因此说,一部《易经》,涵盖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与发展,当今的《周易》热,其实也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热。 易卦的形成,本源于宇宙天地万物,它自上而下,由天及人及万物,即"形布下者谓之器,"。以天道来说,易卦只不过是个器物,载体而已。

后来的学者,乃是拾级而上,通过易卦而上达天道,最终达到天人合一不二的高境界,即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对人来说,易卦只不过是个工具,手段而已,而上达易卦所指向的高境界,方是真正的目的。

无思无为是学易的先决条件,是学易人必备的精神素质,它贯穿于学易的整个过程之中。《易传》日:"《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说《周易》没有任何思考,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思想纯正自然,寂静不动,便能感应天道规律,通晓天下万物之原理。无思无为本是宇宙自然的本质,占卜者只有进入无思无为、与天同德的境界,才能卜得灵验,占得准确,就像演节目、唱戏,进入角色,才有好的效果一样。

一部《易经》,上达天道,下通万物,六十四卦,本身就是一座沟通天人之际的桥梁。人天尚未沟通,可以由此前往;人天已经沟通,便是进入了天人合一的高境界,便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即时时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1e63b11a37f111f1855b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