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

2023-04-07 05:2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学前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欢迎阅读!
学前,融合,幼儿,特殊,教育

浅谈学前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

摘要:在学校里,有一类特殊的幼儿,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喜欢独来独往,缺乏自信。为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缓解他们的学习负担,使他们获得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特殊幼儿纳入普通班。改革要求教师以特殊幼儿为中心,针对这些特殊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和措施,使其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的特殊幼儿教育现状,探讨出有效的策略来提高特殊幼儿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特殊幼儿;融合教育;方法策略

引言:教育是公平的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在我国时代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实现学前特殊幼儿的教育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品德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教师需要分析幼儿的品德发展的规律及品德发展阶段特征,并且在不同的品德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在品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幼儿是没有品德意识的,只有第三阶段才是幼儿品德的启蒙期。在幼儿园阶段,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改善不良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因此,在幼儿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融合教育,积极渗透德育教育,注重特殊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特殊幼儿塑造良好的品德与规范的行为[1]

1、目前我国特殊幼儿教育的现状

当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许多特殊幼儿无法上学。特别是在中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十分匮乏,有关特殊幼儿的教材也没有进行改革。由于中西部的经济条件较差,没有财力聘请外籍老师,也没有财力引进新的教学仪器。社会不了解特殊幼儿的情感,缺乏对他们的关心,缺乏对他们的尊敬,他们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指导下,他们很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为适应特殊


幼儿的教育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使助学金前的特殊幼儿更好地融入特殊教育

2、学前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研究 2.1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学前儿童正处在道德观念塑造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外界多引导。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幼儿的品德形成的变化。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育契机,及时暂养幼儿的良好道德行为。教师还需要设计道德教育方案,并且选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对他人表达感谢,教师需要及时的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纠正幼儿的错误的思想或者行为。教师要及时强化幼儿的良好品德行为与意识。当幼儿得到教师的表扬时,幼儿会更加喜欢去保持良好的行为,从而强化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对于喜欢抢别人玩具或者欺负他人的幼儿,教师需要及时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在教学课堂当中,幼儿园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针对幼儿的学习成果以及课堂表现。只有让幼儿意识到自身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正向的评价,就会使幼儿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幼儿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掌握新知识,还能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此外,结合当前的学前教育融合状况,幼儿园和特殊教育机构应该结合。毕竟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所以幼儿园要主动与特殊教育部门沟通,寻求专业的帮助,共同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教师要和父母一起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2让普通班的儿童建立起对特殊幼儿的正确认知

教师需要让特殊幼儿认识到自己与普通幼儿没有不同,同时,指导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升特殊幼儿的自信心。由于表演是幼儿喜欢的教学模式,幼儿会在表演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教师可以采取表演模式的教学方法来渗透融合教育,激发特殊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首先,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在教学环境中为幼儿设计合理的表演内容,然后通过分组表演来提高特殊幼儿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培养幼儿遵


守规则的行为规范类的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分成小组,然后开展主题为“我是小小交通警察”的表演活动。教师让幼儿分别扮演路人和警察,然后让扮演路人的幼儿拿着不同的卡片去找警察,如果没有该卡片上的行为违反交通规则就可以拿到警察手里的一朵小红花,如果违反了交通规则,就不能拿到小红花。在进行表演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彩排。通过彩排,幼儿能够了解到基本的交通规则。教师还需要向幼儿详细地讲解交通规则的基本内涵,同时让幼儿知晓不能闯红灯的原因,通过详细的讲解之后,幼儿能够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法则。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提高对遵守规则的认识。比如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需要遵守交警的指挥。小交警们要及时纠正行人错误的行为。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评选出优秀的小组。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能够培养特殊幼儿的规则意识,从而达成融合教育的渗透目的[2]

结束语

总之,通过开展融合教育,可以弥补特殊幼儿的心理缺陷,使他们觉得自己和别人并无太大的差别,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同时,教师要判断出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将教学内容与特殊幼儿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营造情景式教学课堂,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与幼儿交流,加强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从而有效地开展融合教育

参考文献:

[1]余燕霞. 浅谈学前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J]. 中文信息,2013(12):98-98,99.

[2]幸仁红. 浅谈学龄前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J]. 魅力中国,2020(1):239-24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76f75d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