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栏梨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3-19 20:4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栏梨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梨花,赏析,原文,翻译

东栏梨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此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熙宁九年(1076,苏轼离开密州(今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的一首。

文学

《东栏梨》是一首感伤的诗,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骨。

首句以 淡白 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 一株 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

1




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 一株雪 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 柳絮飞时花满城 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 颠狂柳絮随风去 也不像 轻薄桃花逐水流 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 人生看得几清明 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 清明 一株雪 几清明 是对偶的写法,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 一株雪 ,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 惆怅 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

《东栏梨花》的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 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杜牧的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af401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