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个案

2022-05-27 20: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循证护理个案》,欢迎阅读!
个案,护理

循证护理个案

一、病历

21床,605522,青青,女,28岁,于2018-08-21 10:23停经40周,发现S/D值增高半天入院,入院测T37℃,P84/分,R20/分,BP120/80mmHg,专科检查:宫高37cm腹围104cm,头先露,半入盆,左下腹闻及胎心140/分,律齐,腹部未扪及宫缩,骨盆外测量正常。肛查: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宫颈容60%质软,居中。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2016-08-24 15:03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一女男婴,术中出血500ml,手术顺利,术后给予一级护理,禁食6小时后流质饮食,吸氧,补液,心电监护,静滴头孢唑啉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

辅助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凝血象、肝功、生化、白带、彩超、心电图

医疗诊断:1.妊娠40周孕10左枕前位 2.阴道炎(霉菌性)

根据以上病史,提出以下循证护理问题

术后6小时主动活动对产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术后病人

2.干预措施:术后6小时下肢的主动活动 3.文献评级:AB

+5

+5


(二)排除标准

1.非原始文献、不同护理措施效果的比较;

2.文献评级C级; 三、检测数据库 1.维普 2.万方 3.中国知网

检索出相关文献26篇,通过筛选证据及评鉴,纳入22篇,排除4篇。

四、护理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阻塞官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是一种静脉血栓性静脉炎。DVT是妇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时DVT血块脱落沿血液循环至肺部,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三个因素有关。DVT好发于下肢,临床表现为患肢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严重者出现苍白、发绀及静脉性肢体坏死。手术、制动、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剖宫产术后产妇以上三个因素均具备,产后一旦出现DVT,将会引起复杂的社会、家庭及个人问题。为了更好的制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我们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查找资料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针对提出的循证护理问题拟定以下护理措施:


术后6小时下肢主动活动

患者术后6小时下肢感觉恢复后指导其做下肢功能锻炼,最简单的动作就是屈伸踝关节。方法:用力向下伸脚,尽量使踝关节伸直,保持3-5秒;然后用力将脚背屈曲(钩脚)再保持3-5秒,每次10-20个,每天4-5次,如此反复练习,增加肌泵及股静脉流速的作用,也有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可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五、实施效果及评价

我科未出现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剖宫产术后并发DVT关键在于预防,指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李琼敏.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8): 94-97.

吴春梅. 踝泵运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0:45-46.

朱黎明. 剖宫产术后 6h 内运动与体位干预的效果观察 [J][J]. 理学, 2009, 16(5): 42-4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cc58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