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品评标准的发展

2022-04-14 10:3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画品评标准的发展》,欢迎阅读!
品评,中国画,标准,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画品评标准的发展

作者:伦婧

来源:《好日子(下旬)》2017年第12

要:品评标准一直是推动中国画发展的旗帜与动力,中国画的评价体系从古至今一直在发展演变。在古代,中国画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评价标准,但在当今社会,中国画受到国外艺术的影响,诸多国内的艺术家借鉴国外的艺术形式,形成了面貌迥异的风格,品评标准也变得模糊不清,现当代中国画亟待建立一套完备的品评体系。 关键词:中国画;品评;标准 1、品评的本质

中国画以其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画集哲学观念、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之大成,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画的繁荣发展必然是以精深的绘画理论为基础的,而画法、画理都在品评范畴之中,品评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画的发展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中国画的发展。

品评可分为两层含义:品,是众多人在一起欣赏作品,辨别作品的优劣,显示艺术作品的愉悦功能。反过来,这种品还会对创作发展方向起指导作用。品还有品味之意,体现了中国画艺术香韵缭绕的风致,归结为体味性的艺术批评和意象化的批评表达方式。评指的是点评、评议,对作品划分等级,那么就有一定的评判标准。 2、中国画传统品评标准的演绎

在古代,中国画品评标准的演化脉络清晰,传承明确。魏晋时期,中国画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中国画品评从这一时期开始萌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东晋的顾恺之,他著述的《论画》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论画文献,在著作中指出画家在作画时不但要处理好的关系,而且要做到心手相应,后人谢赫的六法论就是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另外,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还提出传神论,认为画以神为中心,而不以形为中心,写形是为了达到传神的目的,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这一观点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真正的画品始于南齐的谢赫,他最先继承顾恺之的理论。谢著述的《画品》是中国第一部有理论体系的绘画评论专著,在序中提出了重要的绘画理论六法论,所谓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是指人物画的表现目的,即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在六法中,起统领作用。谢还在六法基础上立品定位,定位六品,进行人物等级次序排列。自六法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的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f3c721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