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1

2022-06-18 00:42: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修论文1》,欢迎阅读!
论文

理想与知足常乐



【摘要】理想引导着人生开展的方向,可以说人都是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终生。然而有一个词语叫“理想化〞,即所谓的不切实际,脱离现实。所以我们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时,更要明白并真正的拥有一种态度——知足常乐。

【关键词】 理想;知足常乐;有机统一

一、关于理想 〔一〕理想的定义

1对未来事物美好的想象和期望 2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的境界和观念 〔二〕、不同层次的理想 1、国家民族层次的理想

1清末戊戌变法英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大肆迫害维新派人士,且其友人竭力劝说,并且其可以逃跑的情况下,依然决定要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换取民众的良知,绝不出逃,于狱中题下如此豪壮的诗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为了民族大义谭嗣同英勇就义,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自己心中也是广阔人民心中的要让中华民族崛起,不在蹂躏与西方帝国主义铁蹄之下的崇高理想,谭嗣同挥洒了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理想,对于他来说比生命更让你更重要。

2素来受广阔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少年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伟大的誓愿,崇高的理想,让周总理用户了一辈子去努力,青壮年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奋战,壮年老年时期为了新中国的全面建设,以及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忙碌,为国为民周的总理居然没空去要一个孩子,在不孝为先,无后为大的中国传统压力下,这是何等的伟大!周总理为国为民操劳了一生,用整个生命去换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去换取国家的强大和崛起。理想,对他来说需要一生去实现。 2事业层次的理想

1世界前首富比尔·盖茨,大学中途辍学,只为梦想,白手起家,以5000美元创立微软,十数年之后使微软成为全球软件行业的领头羊,使微软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软件帝国

2中国地产大亨王石,旗下的万科集团堪称中国首屈一指的地产企业。不过王石的创业历程也很艰辛,从倒卖饲料赚得第一桶金开始,到投资现代仪器销售,再到投资服装业,手表业,饮料业,印刷业……按王石自己的话说:“出了黄、赌、毒没干过之外,什么都干过〞虽说经艰辛无数,但最终王石凭借着自己的坚


韧努力,把万科打造成了中国地产业的巨头。 3生活层次的理想

当今社会,依然有着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这些底层人民仍然在与温饱问题作斗争,他们生活资料贫乏,更无物质享受可言,可他们仍然辛勤的劳动着,工作着,他们的理想很简单,不是以身报国,也不是成就一番宏图伟业,只是温饱而已啊! 〔三〕、不同可实现度的理想 1、妄想

1〕有些理想在实际上等同于妄想,这些所谓的理想不尊重事物开展的客观规律,违反人类最根本的道德底线,比方希特勒的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其妄图把犹太人赶尽杀绝,妄图建立一个全球帝国,虽然他的却在战争中取得过一些胜利,不过天理长存,在他违背人类道德底线的情况下,其理想只能是妄想!100%会以失败告终,事实也证明如此。 2、梦想

有些理想极为怪诞,不为现实世界所容纳,比方点金术,不老药,重生之类的荒谬想法,这些理想只能用在童话故事里面,而非现实。 3,实际的理想

理想,只有当其符合实际的时才有意义,无论是为国家,为事业,还是为自己,符合实际,才有实现之可能!才有奋斗之动力! 二、关于知足常乐 〔一〕、知足常乐的定义 对现状感到满意,不渴求那些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强迫自己做那些做不到的事情,而是能够以知足、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二〕、对知足与不知足的分析 1、对知足的分析 (1、理论分析

知足常乐并不等于安于现状,知足常乐可以给我们更多的鼓励,给我们增加信心,是我们的人生开展,以及相关的事业,乃至集体国家的命运都会得到更好的开展。 2、实例分析

(2.1) 谭嗣同为革命变法,为唤性国人,英勇就义。是可以断定他是对自己的死能唤醒国人的麻木而满足的,如果他不满足于此,想有更大作为,或许出逃是不二选择。他唤醒了国人,一人死那么千万人醒,他的知足使中国的革命前进了一大步。

(2.2)周恩来在主持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每每取得一些成就,不都是公诸于世,大规模的举行庆祝活动吗?周总理懂得知足常乐的作用。

(2.3)盖茨中途离职,放弃如日中天的微软董事长职位,全身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盖茨的离职虽然使自己离开了微软的决策层,但是他给自己带来了一个新的事业开端,一个更伟大的事业-投身公益。更有盖茨的离职会给微软带来决策管理层的变动,会给微软在理念上,管理方式上注入新的血液,给微软未来的开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盖茨懂得知足常乐的好处,他不想自己为只为了事业而投入一生,他还想为社会做点奉献,它更想一手打造的微软前途一片光明。

(2.4)王石亦是如此,壮年全身而退,去登山,去旅游,去探险,所喜爱的运动事业。其更于2021年旅美进入哈佛学习,万科可以说是王石几十年努力的


结晶,可万科不能只局限于王石的手下,万科需要更广阔的空间,万科需要更灵活的思路,王石退了,可王石带给万科的是前景,带的给自己的的是梦想的延续。

2.5那些底层的老百姓,那些虽然仍温饱不能的老百姓,他们虽然困苦,可他们仍然努力地劳动着,工作着,他们会很快乐自己的努力带来的收获,他们知足常乐。国家给与其生活补助的时候,你会看出他们那洋溢着微笑的朴实的笑脸。这并不是他们安于现状,而是他们知足,他们会用更进一步的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不知足的分析 1、理论分析

不知足并不等于志存高远,反而有时候会等价于贪婪,这种不知足又能给自己,企业,乃至国家带来一系列致命的危害。 2、实例分析 2.1苏联领袖斯大林在苏联社会经济尚不够兴旺的时候,过早的实施共产主义,搞集体农庄,平均分配,思想清肃运动,扬言要消除资本主义的一切因素,可是这些在一个刚刚成长起来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国而非强国的国情下,何实现?结果呢,事实证明,苏联经济被搞得一团糟,工业农业开展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水平样严重受到影响,整个国家处于人人自危的状态,一大批忠良被杀害。斯大林不懂得知足,难道原来的社会主义人民过的幸福安康不好吗?是斯大林的不知足导致了这一系列的恶果。

2.2现脑白金集团董事长史玉柱,曾经创立巨人软件公司,可是当他赚了一些钱之后,便想搞面子工程了,他要盖几十层的巨人大楼,投入上亿资金,可他自己的公司有总共有多少资金呢?他太不懂得知足常客了,一心想展示自己的公司,扩大规模,可是仅因一座大楼,导致公司资金严重周转缺乏,最终致使公司破产。史玉柱的不知足,致使了一家公司的破产,幸亏他掌管的是一家公司,不是一个国家。

三、理想与知足常乐需要统一 〔一〕、理想需要知足常乐

实现理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一般来说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是枯燥的无味的,因此在这个长期枯燥无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态我们可以去拿们取得的阶段性成功去刺激我们自己,给我们前进道路上更多的动力与信心,知足常乐了,理想实现的过程才会变的更加的富有趣味性,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才会变得更加轻松。 〔二〕、知足常乐需要理想

一味的知足常乐在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平庸无能的表现,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可是在有理想的情况下,理想会赋予知足常乐某种积极的意义,使其具有促进理想达成的作用,从而到达使其消极意义弱化、消失的水平,因此我们要在保持知足常乐的同时,更要时刻保持者自己的理想。 〔三〕、有机统一

理想、知足常乐在某种意义上并不矛盾。相反只要两者相互结合,反而能将对方的最用发挥的更好,这便是所谓的 1+1>2 的作用。所以我们大家要在保持一个可实现的实际的理想的情况下,拥有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一定要将这两者完美有机的结合,是每一方面都发挥出其所拥有的积极作用,并且使其相互促进,相信这个有机统一的结合体必会是理想实现道路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筹码,一张王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2558e7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