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老舍语言风格形成的因素

2022-07-31 20:1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刍议老舍语言风格形成的因素》,欢迎阅读!
老舍,刍议,形成,因素,风格

刍议老舍语言风格形成的因素

作者:高睿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2



高睿

(十堰市科技学校 湖北丹江口 442701

摘要:老舍在很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传统作家的记忆。部分评论者在老舍语言的研究上也限制了他的杰出成就,但实际上,整个创作生涯,老舍,几乎有半数的时间都用在欧洲地区,写异国情调的小说近1/3。老舍是闻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特别的语言风格在于锻炼口语,老少皆宜,配合了多种流派的语言,创新性地运用它们;揣摩拿捏欧化语法和句子,描述简单明了,专研和掌握这些风格,能让我们得到很多有用的启发。本文着重分析语言艺术大师老舍的语言风格形成因素,从老舍语言口语特点、审美特点、幽默特点、兼容特点和欧化特点五部分分析其语言形成因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老舍 语言 风格 因素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b-0240-01

老舍的向往是广泛的,心灵是敞开的。那时创作领域分两种倾向:一是特别老套,缺乏宏观世界文学,没有走向世界的豪迈;二是对于世界的判断是错误的。老舍很出色的处理了这中问题,一方面是他是如此的深刻理解北京,热爱北京,另一方面,是他面对的是全世界。在当今的环境中,“全球化”的文化潮流也进入了国际化境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发生很多的变化,毫无疑问,这有很重要的意义。

1 老舍语言的口语性

浏览老舍的作品时,我们经常感到一种深深的熟悉感,是关于北京的文化和习俗, 这反映他使用的北京精准的语言上。老舍熟练丰厚的语言,让他的文学作品伴随着强大的北京地方色彩。老舍的创作,是以北京为根本进行创作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味道,通俗、幽默透着高雅和深刻,充满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情调。老舍始终自觉地提炼并挑选出从方言所表达的词汇写入他的作品,以塑造他的小说中极具个性的人物,散发生动的气息来创建他的文学作品。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字里行间都透出北京的气息,京味口语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口语词的选择和句子口语相结合使用。

2 老舍语言的审美性

老舍不停的追求有表现力的文学,总结语言的审美特点。他提出,在文学写作时,思想和美感和语言的感受方面是应该互相一致。由于不停的努力,我们不只是从观看作品中感受它,也能在品朗读时感觉到。老舍用自己的文章让我们进入他的书中世界,那么他所描述的全部的人,事,景在我们面前都淋漓尽致。语言方面,他使用平仄格式,语句交替,让读者能读出很美的节奏感。

3 创造性的幽默语言


在人们印象中,经常把幽默与贫嘴滑舌等词语放在一起,但老舍开始写幽默小说,也日趋完善,成为了“讽刺幽默大师”,对生活深刻的反映了事物由表及里深入独到的理解,是值得称道的。一般作家创造幽默有趣,无非就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强“招笑”式的幽默,产生搞笑的视觉感官图像,还有就是“讽刺”式的幽默,笔是武器,太激进,有杀气,这两种类型的幽默,老舍也被广泛使用,但老舍认为幽默应该表现出较大的心胸,可以嘲笑自己,从不吝惜,为小事而不耐烦,嬉皮笑脸不是一种幽默,愉快,心宽气朗,就是一种幽默。

老舍的幽默是一种“自嘲”,是能体会到的,令人发省,语言有其特别的深厚。在描述祥子堕落之后,老舍写到:“叨着地上拾来的烟卷,慢慢地蹭。”读到这里,会感觉到一个体面的,强大的旧社会工人的思想被吞噬到这种程度,是可悲的。因此,在笑声中会混入眼泪,政治和知识力量的批判力的解剖。留下了深入的心理轨迹,成为作品重要的主题,丰富的人物,是典型老舍的幽默。

从《离婚》到《骆驼祥子》,老舍攀到了艺术的高峰。他的成熟诙谐,是一个俄罗斯式的“含泪的微笑”。有果戈理的锐气,与契诃夫的机智,融化狄更斯的滑稽。它也渗透了“温柔”。

4 融入各种流派的语言

老舍全力于文学语言的创新。因为五四文学革命的洗礼,思想解放,他对中国文学的保守传统是不满意的。他认为,自古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只能根据孔子和孟子的话,语言已经表现出程式化的瑕疵,这种新古典主义的教条,会逐渐失去它的艺术生命力。特别是所谓的正统文学,一直是“思想和技能都差不多,即使一些体裁的转变,也是平湖上的荡漾。老舍认为,如果想成为一个新的作家,必须有意识地走出封建文学的监禁,打破封建的束缚,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发展思维,因此,他主张要多学几招。

5 创造性模仿欧化语法和句子,描述简单明了

老舍希望有志于新的文学,应该向但丁、歌德、托尔斯泰等大作家学习,眼睛放看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继承和传承世界文学遗产,如果我们只是学会了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不涉足文学的其他国家,那么永远不会知道文学的深远影响力,老舍这些旗帜鲜明,深刻有透彻的见解。

老舍注重接收一些西方的表达语言,并加以改变,用于创作,形成一种欧化的语法,所谓欧化,是抄袭改组后的模仿。汉语里表明状态的副词性词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动词短语之前。而在《骆驼祥子》中却打破了这一词序,有十几个句子是说明状态的副词性词语应该在句子前,即主语之前,相当欧化味道,例如:

1)懒惰他站了起来,看着她,走过去帮忙。

2)极快的他想出个道理来。

以上两个句子中,一个句子里句首的副词性词语是语义的重点;另一个句子里副词性词语之后的动词短语才是语义的重点。在人物描写,大量的心理描写和运用西方小说的心理分析。这些学习和吸收,老舍的作品是很容易看到的。但老舍没有按照西方的小说,冗长的心理描写,大量的背景和故事,小说和作品简约凝练的优势,逐步形成了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和老舍简洁洗练风格的个人特色。

6 结语


老舍的不懈探索和艺术创作,从创立之初开始,他不会刻意模仿任何文派,没有任何技能,坚持走自己的路。他创意的窍门是:创造这件事情是创造一种大胆,出奇制胜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有点“新花样”,但不一定是窍门。这是老舍的经验之谈,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可以说,老舍的创作道路,就是他学习鉴戒别人的艺术履历,然后不断的进行创新,勇敢创造的艰难历程。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会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灵感。我们要发扬老一辈作家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使得文学创作健康的发展,这将会深受人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陈莉.老舍小说语言研究[D].扬州大学,2005.

[2]王晓.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

[3]刘晓慧.老舍语言风格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4):55.

[4]周建刚.义既正确,音又好听—— 论老舍的语言风格[J].飞天,201212):32-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4a2664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