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居(温庭筠)

2022-04-23 02:1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早秋山居(温庭筠)》,欢迎阅读!
早秋,山居,温庭筠

早秋山居(温庭筠)



早秋居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⑴。 树凋窗有日⑵,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⑶。 素琴机虑静⑷,空伴夜泉清。 注释

⑴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 草堂 名其所居,以标操之高雅。

⑵树凋:树叶凋落。 ⑶叶干:叶子干枯。

⑷素琴:不加装饰的琴。机虑:犹思虑。静:一作 [2] 白话

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别早,晴空下的草堂笼罩着一片霜气。树叶凋零了,窗边还有阳光照着;池塘满了,水依然没有声音。树上的果实成熟落下,叶子也干枯了,因此看见猿猴在林中走过,也听得见鹿行的声音。弹着素琴心情恬淡平静,到夜里只有潺潺清泉声相伴。

创作背

根据题,此诗所写季节是,地点似在长安鄠郊(今陕西户县)具体作年不详,约在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至开成五年840年)

1




之间。[3]



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

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颔联拈出 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歌德所说: 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 《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 果落 叶干 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 鸟鸣山更幽 的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2




名家点评

《归》钟云:五字虽小景,却是深思实见中出 树凋 二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蔚然深秀。

《唐诗摘钞》 机虑静 三字本俗,句法之妙,足以掩之。近人只知避俗,而不思理会句法;俗或可避,而句法之生硬僻涩,遂不可耐:总由未梦见唐人脚汗气也。

《石园诗话》:愚最爱飞卿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 两联,与义山 高阁客竞去,小园乱飞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同为佳句。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613b2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