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2-03-29 11:5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汶川大地震―人与自然的关系》,欢迎阅读!
汶川,人与自然,地震,关系

汶川大地震―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1 5 12 14 28 ,我国四川阿坝自治州的汶川发生里氏8. 0 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 0°、东经103. 4°,即汶川县境内映秀镇。这次地震来势非常凶猛,涉及范围也较广,几乎在同一个时刻,龙门山中的青川、平武、江油、北川、绵竹汉旺、什邡蓥华、彭州银厂沟、崇庆九龙沟等许多地方,也跟随着发生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都有明显的震感。这次地震给震中及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到目前为止,一般都认为,地震的原因还是地球本身的活动,无论是板块形成的动力,还是它的构造上面的不均衡,以及本身地球内部的运动,主要都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人类活动对地震的影响,虽然现在还没找到直接对应的原因,但它对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有可能起到加剧或者引发的作用。比如,这次发生在山区的地震,发生在本身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方,就会引发泥石流、山崩。这些活动发生的时候,表层的植被如果保存比较好,泥石流会得到缓解,有的石头不会直接崩下来。同时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危害就会大大减小。 这次汶川大地震,不得不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人们一直提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只是一直以来耳闻目睹了太多的人与自然的和不和谐,忽略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违背自然规律肆意的索取,导致在经济飞速增长和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全球不可再生资源迅速减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资源生态日益退化,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大气、水源、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气候异常,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2021年夏天,极端气候事件侵袭世界各地。匈牙利前所未有的高温在一周内热死500人,国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等等。这些情况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上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了震撼世界的警告,认


为人类面临工业化、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五大威胁,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面临增长极限的危险。 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制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有了太多的敬畏和依赖,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张到了全球各个角落、地球深部和外层空间,人类总想去控制、征服和改造自然,甚至出现人与自然割裂的机械自然观,自然界自身的生态平衡和结构被打破。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首先要明确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换句话说,一方面我们要对自然产生影响和作用,需要向她索取资源和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排放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另一方面自然也对我们产生影响和反作用,当人类与自然处于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能为人类提供祥和、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当人类与自然处于破坏、对抗关系的时候,自然便会以特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其次生态系统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它又是动态平衡的,我们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的时候应该遵循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这样,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达到更合理的机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地球只有一个,并不是自然不能与我们人类和谐相处,而是我们人类在无情的破坏自然,破坏环境,当地球不堪忍受时,就会以各种形式惩罚人类。现在想完全不影响环境,不改变环境,不破坏环境,这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要掌握一个度。我们很难保证不再发生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地震,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尊重自然,依照科学的方法去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7028d7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