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夜思》美读

2022-07-28 17:3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章台夜思》美读 》,欢迎阅读!
《章台夜思》美读

《章台夜思》美读

作者:赵天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1



借助老师的讲解以及查阅资料,我对韦庄的《章台夜思》(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读一首诗,一般的要先了解作者,其次是诗歌的题目。这首诗的题目,跟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李白的诗歌《静夜思》一样,都是夜晚时分个人所思所想。但是两首诗作的内容和手法是不一样的。

做为高中生,我还是习惯于先熟读全诗,尝试把诗歌在心里翻译成白话文。诗歌大意是:幽怨哀愁的琴声在漫漫长夜里回荡,琴弦的声音异常的悲切,好似凄风苦雨缭绕在我身边。一盏孤灯下,我又听见楚角的声音,也是那样的悲哀,清冷的残月徐徐落下章台这个地方。芳草也渐渐的枯萎,应该是到了它生命的尽头。那么多的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方。你看,鸿雁已往南飞去,可是家书不能寄还。有了这样的理解,你就知道什么是“家书抵万金”。

很明显,这是一首身在外地时,诗人写的一首思念家乡之诗。诗以“夜思”为题,可诗人开始却不写思,而写秋夜所闻所见,写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诗的后半部分,重点写“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写出时当秋季,更令人愁思不断。那种无可奈何的恨.读来不胜悲凉凄楚,叫人肠断天涯。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和我以前读过的一句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的意思是一模一样。

这首诗最出彩的地方,我认为是写作上的手法,一是移情,将自己幽怨悲伤的情感假托于清瑟而发。瑟是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其声悲怨,古诗中,瑟是一个常见意象,多与别离之悲相联系。就如老师所讲,古诗词中“写景必显,写情必隐”。诗作的前两句把伤情托于瑟曲,这就是“隐”;可是诗人又用““怨”“哀”两个字加以强调、凸显,这样全诗的感情基调就定下了。二是比喻,将弦声比喻成风雨声。你想,就连没有生命的清瑟都充满着幽怨,连瑟声都充满了凄风苦雨般的悲切,脆弱的人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通过拟人和比喻等手法,一方面将要表现的感情深化,另一方面又使要表现的内容更加形象化,易于理解。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诗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读的地方。

赵天娜,武汉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780dfc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