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的渗透

2022-04-26 07:2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的渗透》,欢迎阅读!
经济生活,价值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的渗

作者:孟敏敏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7

习总书记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为帮青年人扣好人生的扣子,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发挥它的德育功能。本文以高中《经济生活》为例,论述政治课堂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在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中讲到大力发展生产力时,可以通过相关图表、数据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同时补充我国生产力发展落后的资料,比如我国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落后,让学生懂得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即;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所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即民强。这样就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理解了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在第一课讲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时,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交换主体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不管交换主体存在多大差异,在商品交换中一律人人平等,商品持有者都是完全相等的、有著各自利益和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在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句话时可以向学生传输这种平等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在第四课中教材提到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此可以向学生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一支笔,不论它是国企还是私企生产的,其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我们选择买哪支笔也是根据自身需要决定的,而不会因为是国企生产就格外贵或者必须买等等。借此使学生树立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观念,这又一次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感受到了平等的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ebcb4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