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写作例谈】奥斯维辛之后的写作

2024-01-16 21:0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写作例谈】奥斯维辛之后的写作》,欢迎阅读!
奥斯维辛,写作,新闻,之后,没有

有什》新闻写作例

之后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例谈:新视角 大关怀

作为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名作、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载誉丰厚。究其原因,笔者想,虽然它只是一则新闻稿,但是在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浓郁的生命反思和人文关怀。在人教版的高中课标教材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组成了一个新闻单元,当然也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个新闻单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无论是从新闻的写法,还是从它所站立的精神高度看,都是这个新闻单元中最值得探究的一篇。发掘新闻背后的理性反思和人文关怀,将对我们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奥斯维辛的新闻新在叙述的笔调

与一般新闻稿冷静、客观的叙述笔法不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开始便展现了它巨大的情感魅力,仿佛背离了一则新闻必须具备的属性——客观。文章一开始便如智慧老人讲述故事那般,缓地、慢慢地,语气舒缓而节奏分明。当然,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会在情节紧要处卖关子。文中开篇便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哪种意义上说?掺杂着几丝不确定,设立悬念,看似心知肚明但却无法清晰表述。接着叙述的,在布热金卡……”就像是某个咒语的解封,又像是某个谶语的应验,营造的氛围让人不寒而栗。毫无疑问,这样的叙述口吻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既达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目的,又能够使心处浮躁的人马上静下来阅读文字,走入作者的叙述情境。这样的叙事口吻在文章的其他段落中也很常见,比如这真像一场噩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既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又跳出了叙述者的局限,做情感化的点评。然而,奥斯维辛参观者看到景象是直观的,作者罗森塔尔观察到的参观者的表现是客观的。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又仿佛一切都是冷眼旁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并没有背离新闻文体所要求的真实客观性。但它又是主观的,对布热金卡周遭环境的渲染描写、适时的评点述说,都在作者精心设置的情感穹庐之下。所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在保证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上,加入了主观抒情的笔调,这也就是罗森塔尔突破新闻零度写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形式上的独到、新颖之处。 二、奥斯维辛的新闻新在旧闻的重现

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奥斯维辛,自发现之日起,便吸引了世界的眼光。在本篇报道未出炉之前,肯定亦有诸多的报道。而难能可贵的是,《奧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以一般参观者的角度带领我们再次寻求奥斯维辛的新闻,重现那段历史记忆。参观者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心理活动都被作者真实地记录下来。看似无心寻找闻,但却在一个个场景中力争再现”——再现布热金卡此时的阳光明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edcd8d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