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真题阅读理解及答案(16)

2022-07-25 11: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真题阅读理解及答案(16)》,欢迎阅读!
阅读理解,真题,语文,答案,16

语文真题阅读理解及答案(16)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中国语中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觉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强调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的内涵与作用。(6)

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指的是生发疑问,能激发兴趣、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指的是询问请教,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

答题要求: 内容紧扣学习论题,能够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相关论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18b830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