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红蜻蜓》教学反思

2022-07-15 14:4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歌曲《红蜻蜓》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蜻蜓,反思,教学,歌曲

歌曲《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是一首非常优美而富有情趣的合唱歌曲,是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歌谱写而成的。

针对本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听辨“小蜻蜓”的歌声熟悉两个声部的旋律,把枯燥的识谱教学趣味化。然后让学生扮演两只蜻蜓同时歌唱,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模唱等环节中把合唱旋律练习地非常熟练,为歌词的演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本首歌曲的重点难点是三度音程的音准把握,后来在另一个班我设计了一条短小的三度训练曲,对歌曲后来的音准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中可根据所教歌曲量身定制一条练声曲,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长期坚持下来,有助于学生合唱水平的大大提高。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合唱教学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中年级开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让孩子们从合唱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体验通过努力创造出的美好。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反思

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结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本节课在四年级二班上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活泼开朗,课堂纪律良好,学生表现能力课堂反映都很不错,整节课课堂的设计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在课中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表现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追音乐课堂教学的动静结合、张驰有度,使音乐课让孩子们感到亲切、轻松、美丽,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现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反思如下: 一、课堂特点:

1.整堂课的教学中注重音乐情感的体验,课堂教学语言不罗嗦


2.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多。例如导入阶段的拍好复习,后面的情感处理,声音的由近到远。

3.课堂上学生投入积极性较高,置身于课堂情境中,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4.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的音乐知识扎实,唱歌声音柔和。 二、自我评价与反思:

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教学目标基本落实,但某些细节掌握不是很精确。在这节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仔细地聆乐曲,感受歌曲的的旋律美参与音乐在课堂开始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让学生用“啦”的开声演唱感受音的高低并用动作来形象模仿音高的位置,以此为铺垫解决了后来歌曲中高音和低音的演唱问题;后来通过回忆前面学过哪些外国民歌导入这首加拿大民歌,在后面的聆听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从歌中找出演唱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去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体验22拍子44拍等不同拍子,不同速度,力度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同时又复习了前面的节奏。后面歌曲处理我用不同力度引导学生感受渐弱变化体会音乐中渐行渐远音乐主题形象;最后打击乐器的加入让孩子们体验不同乐器的特点在乐曲伴奏中的作用,在此环节我口头表述了每种乐器的节奏又演示了一遍,但是在学生练习时我发现孩子们对节奏型把握不好,应该把节奏谱出示在黑板上利于学生演奏和对应每种乐器的位置,让学生更好的演奏配合歌曲的演奏。在教学设计之初我设计结尾编创歌唱自己家乡的美景,但是由于前面演唱部分的时间没有把握好没能完成此环节,还是很遗憾的。最后在课堂语言上还不够精炼,对学生的评价用语还比较单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认真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4491c8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