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选择、理解性默写

2022-12-14 01:0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飞来峰》选择、理解性默写》,欢迎阅读!
飞来峰,默写,理解,选择

《登飞来峰》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选择题: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解析】D.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 2、对《登飞来峰》这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解析】B “千寻塔”是塔名。

3、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D


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掘地深逾寻丈。

【解析】D。例句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A不久。B寻找。C普通、平常。D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4、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等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解析】B正确的意思是: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5、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D A、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B、第二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C、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的深刻哲理。

D、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深奥的哲理。

【解析】D错在“抽象的情景中”,应是“形象的情景中” 6、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是( 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侧重抒怀说理,后两句侧重写景。

B“千寻塔”的“寻”是寻找的意思,作者登上飞来峰多次寻找传说中的塔,因为在那里“闻说鸡鸣见日升”

C“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它消极事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893db7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