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题研究

2022-07-21 07:2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欢迎阅读!
课题研究,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2291日至2022715日) 二、课题研究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道德素养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处于品德可塑期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未来的预见性不明,许多人是非不分,更有甚至是非颠倒,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影响因素的加大,学校教育的优势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的家庭因素必然要发挥力量,只有家校合力,才能培养健康品行的孩子。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更多的不是注重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应该把握学生养成了哪些内在的核心素养。社会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将多少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家长学校该如何为孩子内在品质的养成创设条件与环境。与广大家长交流的机会很多,同时通过大量阅读家长撰写的文章,熟识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的困惑,家长的期待,可以通过接触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对思品书本具体知识的教学运用,可以把我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形成学校、庭、教科书三位一体的理论成果。给予家庭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 家庭应以何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每一位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由于自己的爱,所以许多家长无法把握教育的尺度,无法采用正确的教育的方式,上不少的家长缺乏足够的耐心,导致家庭教育在很多时候显得较为乏力。 2 我们应如何让思品书本所学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其实我们初中的思品书上都有所彰显,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思品知识转化为学生身上应该具备的思品素养,这是我们作为一名老师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需要我们家长的配合。只有老师与家长同时具备这些素养,才能起到言传身教,才能有示范榜样作用。

3 针对孩子品德养成,家校该如何搭建平台,培养一名孩子,需要创设什么的家校环境,需要家庭和学校协商,需要我们共同探讨,本课题将利用家校共育委员会、家长学校、能仁新父母等平台积极汲取家长的意见,寻找家校合力途径。

.研究的内容:

1 培养合格社会成员的方法

3 家长如何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 4 家长对孩子思品素养应持有的理念 5 学生该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不良因素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2291日至2022930日)

确立课题,布置研究的任务,初步拟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22101日至2022615日)

1 通过与良好学生、问题学生交流,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家庭原因; 2 根据学生身上的实际情况编写情景,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查阅相关文献,汲取前人优秀研究成果;

4 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家校共育委员会委员等交流,思考应如

何营造家校共育氛围。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22616日至2022715日)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学习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寻求理论支撑,有针对性地研究并指导实践。

2、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相关问卷,调查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现状以及实施家校共育措施后思想发展和学习效果发生的变化。

3、行动研究法。教育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讨,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每周定期邀请家长到校给孩子上课,开通班级 QQ群、微信群、班级公众号,加强沟通、协作,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改进,提高研究实效性。

5.预期研究成果

1 通过家校合作,转变部门问题学生;课题组将选定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校之间的合作,改变孩子身上的缺点,养成文明素养。 2 通过研究思考形成研究论文,检验研究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cf4406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