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考是什么意思

2024-01-31 06:30: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选考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意思,高考,什么

高考选考是什么意思

高考选考是什么意思?相信有些学生不是很清楚,下面是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提问:高考选考是什么意思?

回答:选考指高考中除语数外3门以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门课,考生选择其中的3门课,列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2次中较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选考模式 “3+1+2”选考模式

高考保持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考试时间不变,不分文理科。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依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应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3+1+2”模式中最后的“2”科,即需要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选择的2科,考试成绩将按照等级赋分的办法计分。赋分满分设定为100分,赋分起点设定为30分,将考生原始成绩按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再对考生原始成绩按公式进行转换,最终得到考生赋分成绩。

高考实行后,考生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3”选考模式

第一个“3”指全国统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任选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任选3


科。这种“63”选考模式,相应带来了20种科目组合。

“3+3”方案也是总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考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学考和选考的关系与区别

符合高考报考条件的考生,在有效期内自主确定所选科目的一次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也就是说新高考的成绩中,选考科目会出现两个分数,一个是卷面分,一个是等级赋分。

卷面分不代表最终的高考得分,而是将作为等级赋分的依据。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即必考题成绩不及格,将不能拿到赋分。 比如一学生选考的物理成绩,必考题66分,加试题26分,卷面分为92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物理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计算,他计入高考物理分数应该为100分;

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2%参照等级比例和赋分值,他计入高考物理分数应该为97分。因此,考生在选考科目中的当次全省排名十分重要,如果排名靠前,即使卷面分数不好看也不要紧,照样能得高分。

反过来,如果试题容易了,高分人数多,就会出现卷面分数低于实际高考得分的情况。根据统计,选考科目划分的21个等级中,最靠前7个等级所占的人数比例为28%,赋分在82分到满分之间,这部分考生成绩属于优良;中间7个等级的比例为50%赋分区间为61分至79分,该部分对应的是及格到中间程度的考生;最后7个等级的人数比例只有22%,属于成绩较低的考生,合起来正好100% 因为选考科目最多能报考2次,所以从理论上讲,将来在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当中,各科满分的概率很可能会在1%以上。 简单来说,高中学考类似以前的会考,但难度有所增加,不计入高考成绩。选考则计入高考成绩,每个学生的3门选考学科,分别有2次考试机会,取分记录,成绩两年内有效。改革后的高考不再是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d8162a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