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讲述魂魄的呢

2022-12-27 07:3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是怎样讲述魂魄的呢》,欢迎阅读!
魂魄,讲述,中医,怎样

中医是怎样讲述魂魄的呢?



魂魄在中医里是没有迷信色彩的。什么是魂魄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魂。它是一种物质,其本质是精气。《论衡·纪妖》“魂,精气也。”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精气,而是精气的外在变化形式和功用。《周易·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它是如何变化的呢?《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它的表现是随着人体内的“神”而往来。《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可见,“魂”是“魄”的属于阳的功能。

那么什么是“魄”呢?《说文》:“魄,阴神也。”可见它是人体的阴神。而由于“魂”是“魄”的属于阳的功能,而魂本身又是精气,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所以我们认为“魂”应该是阳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魄则是阴神,是由人的精气(形)所化趋向于属于“阴”的功能的神。《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其注:“形也,既生魄。”其疏:“附形之灵为魄。”《国语·晋语》:“魄,意之精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由此可见,作为人的“神”,属于阳的那部分功能的是“魂”,而属于“阴”的那部分功能的是“魄”。它们的本质都是物质,都是精气。魂魄神三者的关系是:“神”是本体(本性,参见《中医文化随笔63·本性》),魂魄为功用,其中阳神为魂,阴神为魄。《黄帝内经灵枢·终始》:“魂魄不散,专意一神。”也就是说,所谓守神,就是守住神的本体(本性),魂魄的功用也归于本体中。

中医认为魂魄藏于脏,《黄帝内经灵枢·经水》“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其中“肝藏魂”(《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大意是说,肝脏可以使人承受疲劳,藏魂。同时认为“肺藏魄。”“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如何驾驭魂魄呢?首先就要调节保养好五脏,因为魂魄藏于脏。

其次,要注意调节精神。《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所以,要注意养神。《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大意是说,阳气中精华的部分养神,柔和的部分养筋。所以要注意人体内阳气的培养。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效法天德就可以培育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所以,要注意调节情绪,喜怒不节就会耗损阳气。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人心有所记忆,储存是为志意。所以,只有不断谦虚进步,变得越来越文明、越理智、越有自制力,才能使意志力不断得以提高,从而更好地驾御精神、收摄魂魄、合于四时气候、调和喜怒情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def05e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