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读三国有感

2022-08-04 20:42: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雄读三国有感》,欢迎阅读!
有感,三国,英雄



------读《三国演义》有感 梁一笑(高124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

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全书之始引用了这首词,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了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为书中的豪杰提前谱写了哀歌。众所周知《三国演义》又是一部英雄集。那么问题来了——何为世间英雄呢?书中所称赞的英雄比比皆是,但在我看来不过尔尔。

通读全书,我认为堪称为英雄者,仅汉末丞相曹操(曹孟德)一人。汝南许劭最早对曹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枭,是一种凶猛的鸟,后引申为勇猛难以制服;所谓枭雄,是指强横而有野心的人,且为魁首,称之为“枭雄。而在我看来,可将枭雄和能臣并称者英雄也。有的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大不义之举,不可称为英雄。可是何又为“义”?在为臣为子方面来说,不过是“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意思是要忠于君主父母不能有背叛之心,当其有不恰当之处,应当及时帮衬并加以改正,而非他人曲解的愚忠愚孝。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软弱无能亲信宦官,使得朝廷乌烟瘴气,国土四分五裂,地方割据严重混乱。凭刘协的本事难以统治一个岌岌可危的帝国,这时已经身为丞相的曹操收集能人异士招揽贤才训练兵马,一鼓作气统一北方使北方相对于南方平静下来,相对于有效的保护了汉氏直系皇族。对于汉献帝来说曹操是谋逆臣子,但对于北方的黎明百姓来说,他就是英雄是守护神。

而在南方自诩为汉室宗亲备受后世赞誉的英雄刘备刘皇叔,同汉献帝刘协的血缘得向上追溯十四辈直至西汉初年汉景帝才为一人,东汉末年到西汉初年,这皇叔叫的“真亲”!根据汉代时的法律规定,皇家旁系六代


内无功者不得承爵位。也就是说刘备向上追溯九代时已为平民,他这皇叔的称号是违法的,他与刘协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穷亲戚”。当刘备在南方占据一方割据势力时,汉献帝还在世,刘备为称帝竟放出刘协已死并赐其谥号汉愍帝。

难道说只是因为刘备姓刘便要如此美化么?那孙权为何得到赞誉?东汉末年,三方割据,刘备,孙权皆已称帝造反,唯独曹操,只有曹操到死都还是汉室丞相。人人都道刘皇叔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慧眼识珠,殊不知曹操也曾三顾茅庐,只是诸葛亮外出云游不得相见才错失良机。自古人们便称刘备孙权为英雄,而曹操却被冠以奸雄之称,在我看来却是恰恰相反的。

书中的曹操暴虐好色多疑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这样一种形象自然无法与英雄挂钩,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是这样的那么他还会有威信去管制兵马下属?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等谋士还会尽心辅佐?夏侯惇、曹仁、曹洪、张郃、张辽、典韦、徐晃等大将还会忠心跟随?到头来不过是要落得和董卓一样的结果罢了。

对于自己的长辈,曹操也可谓尽心,书中说父亲曹嵩,祖父曹腾(宦官),因为袁绍伐曹名陈琳列出曹操罪状而受到辱骂,曹操听此气极,机缘巧合下头疯竟气好了,大败袁绍后在其墓前命陈琳向自己的列祖列宗道歉,可谓孝子。

我读完《三国演义》结合个人认知和其他史料记载,认为曹操这个人是一个足智多谋,志存高远,耿直刚烈,信守诺言,多思善疑,勇猛顽强,反应迅速,决绝果断的人。看遍三国豪杰,竟觉无一人可比,纵使他有些许不是,也遮挡不了他的光芒。或许他不是一个好臣子,或许他并没有那么完美无缺,但是他的功绩无人可敌,他的威名无人可比。

《三国演义》战乱纷争,豪杰辈起,可是在我心里可称英雄者也不过尔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e613179b89680202d825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