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幸福幼教人的追求与坚守

2022-06-27 01:21: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位幸福幼教人的追求与坚守》,欢迎阅读!
幼教,坚守,追求,幸福

一位幸福幼教人的追求与坚守

作者:王超群

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43



20世纪90年代,“考师范,当老师”对当时的农村女孩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谋生出路。1991年,师范院校毕业的刘胤顺理成章地来到北京市延庆区第三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儿教师。在那个年代,刘胤觉得自己能有一份工作,而且是在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工作,一定要珍惜这个“铁饭碗”,好好对待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孩子、对教育、对教师职业的感情越来越深,就这样一路走来,从未离开过课堂,更未离开过孩子。在幼儿教育一线,她躬耕逐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幸福幼教人的追求与坚守。

不忘初心,扎根一线耕耘杏坛

刚毕业的刘胤怀揣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崇敬和向往,踏上了学前教育的征途。她深知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白天,她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关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深夜,她翻阅资料,设计活动,有效安排工作。多年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付出,让刘胤收获了“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延庆名

师’‘北京市城乡手拉手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2018年初,刘胤作为北京市学前教师代表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非常向上”栏目的“开学第一课”;8月在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寻找最美教师”活动中,刘胤收获了“特别关注”奖。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刘胤表现得很淡然,因为在她看来:教师的初心是着眼儿童天真自然的本性,以质朴、真诚的教育态度,追求没有功利的、平等的教育,崇尚回归自然和生活的教育,传递生命正能量。为此,她始终扎根在教学第一线,每天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设置环境,创造生活,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孩子,用个人的独立思考去看教育。“我愿意做一辈子幼儿教师,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只为不忘初心。”谈起自己心爱的幼教事业,刘胤如是说。

永葆德馨,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人生百年始于幼学,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们喜欢模仿,刘胤就努力做好榜样示范;孩子们喜欢游戏,刘胤就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喜欢动手操作,刘胤就积极创设感知、操作、体验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喜欢活动,刘胤就想方设法为幼儿提供学习、游戏、参观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以及坚强、勇敢、认真、专注等品质。谈到孩子,刘胤的眼里满是关爱。她二十多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德馨,用真情和智慧为孩子铺路,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使教育理想落地生根。

“我特别喜欢孩子们,因为他们每天让我动心、动情,让我享受童真、童趣,让我很愿意无私为他们投入生命的智慧。”因为喜欢,所以每个孩子的喜悦和苦恼都牵动着刘胤的心,引发着她的思考、关心和担心。刘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孩子的言行,进而揣摩他们的心态,读懂他们,放开手脚,为幼儿提供广阔的自我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天性充分地释放出来。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刘胤一直强调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唯有教师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积极沟通的桥梁,把家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为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刘胤始终要求自己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家长工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去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在协调家园关系的过程中,刘胤通过不同的传递方式,让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放心。独具匠心,在研究中积淀教学特色




有人说幼儿园老师门槛低,没什么专业性,不过是陪孩子玩耍,保护孩子安全罢了。但在刘胤看来,学前教育是服务于孩子发展需要、社会对未来人才需求的,只有不断拓宽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深度、广度,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多年来,刘胤围绕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的两个课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一是其个人独立申报承担的《教师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另一个是以她为课题研究组长的《以纪录为手段,提高教师自主反思能力》。在此过程中,刘胤几乎每天用视频、照片、声音记录和孩子互动的故事,然后反复观看,重温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自身教育行为,解读幼儿的学习行为,了解幼儿的需求,思考支持回应的策略。

就是在这样的互动研究中,刘胤探索出了教师作为支持者的经验支持、心理支持、环境支持三种互动策略,让教室真正成为一个生命不断成长的场所。作为指导者,刘胤利用兴趣导向、问题导向、对话导向、关注冲突四种互动策略引发幼儿主动学习,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能力、有自信的沟通者和学习者。其个人专著《我的幼儿教育生活故事》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撰写的三十多篇文章,在《学前教育》《幼儿教师》等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励;其课题成果获得“北京市教科院优秀成果基础教育专项奖”。

传火于薪,带领园所教师共同成长

在自己实践研究的同时,刘胤还负责园所的教科研工作,带领老师们在实践中寻找研究的问题,鼓励她们生成个人小课题进行研究,带动一批青年教师走上研究型教师成长之路,有效促进了园所教师梯队培养和成长。“十二五”期间,延庆三幼教师个人申报独立完成课题共达23项,获奖论文达六百多篇,成果多次在市、区级进行交流,幼儿园也先后被评为市、区级科研先进单位和幼儿园科研基地。

2014年,刘胤成为北京市早教所兼职教研员“故事研究”研究小组成员,这次经历,让她的儿童观、教育观有了颠覆性转变。为了在区内进行先进理念的传播,2015年,以刘胤为主持人,同时由区内8所直属园的16位教师组成的“学习故事”工作室成立。刘胤带着老师们一次次走进幼儿学习的现场,观察和记录孩子自发的积极行为,发现有意义的“魔法时刻”。三年来,刘胤带领工作室的教师在撰写一篇篇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转变了儿童观,研究成果汇集成了《延庆教育》专刊,并举办了全市的成果展示会,“学习故事”工作室也由此被评为“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

与此同时,刘胤还曾应邀赴怀柔等区为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和青年教师建立“踏印前行”交流群,对老师的感悟、故事进行点评,帮助她们建立起职业自信。暑假期间,身为北京市流动儿童游戏小组“种子计划”的培训教师,刘胤都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北京师范大学为“种子计划”的园所教师做培训。除此之外,热心公益的刘胤还多次“支教下乡”,自2011年起,她受内蒙古师范大学“国培项目”的邀请,数十次赴内蒙古师范大学培训农村牧区幼儿教师和骨干教师达两千多人次;2017年,刘胤成为国家级“精准扶贫”项目导师,携手三幼导师团队数十次赴湖北十堰、甘肃宕昌县等地进行支教,还曾赴辽宁、河北、陕西等地为幼儿园教师做专业培训。

仰望星空使人眼界高远,脚踏实地更知使命重大。二十多年守护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造就了刘胤执着的品质,也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她用爱心去诠释着一个幼教工作者存在的价值,在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享受那一份宁静的美丽。“我特别热爱幼儿教育,因为她平淡中蕴含着那么多的美好,让我的心灵无比欢愉和从容;因为她让我收获了最丰厚的事业,享受到了幸福的职业人生。”在幼儿教育的路上,刘胤播种着幸福,也收获着芬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07b8ca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