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2022-07-31 01:1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武穴市余川镇松山咀小学 王旌帆



一、 设计理念:

立足基础阅读,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科学识。

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一个生态平衡的道理,蕴含这科学知识,在整个第四单元中是很重要的一篇课文。虽然类别上属于略读课文,理解起来内容并不难。但是要学会本文的写作手法,讲事例,分析原因,总结道理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写作文将会很有帮助。

三、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和自主阅读能力,能够对课前导学中的问题通过讨论解决。

但是老师还是有必要起到点拨作用,应该把重点句子提取出来要求学生精读讨论,并且在个别字词理解和课文写法上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说明。

道理容易理解,但是要学习的内容应该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既能读懂,又要能够拓展延伸,结合实际生活,体悟科学道理。

四、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机勃勃、苟延残喘、一命呜呼”等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着自己的角色,人类需要认清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具备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五、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涵。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点拨法、自主阅读法、 七、 课前准备

1

教学电子图片

2、教学相关知识搜集

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展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中的两个动画人物吗?(喜洋洋和灰太狼)他们之

间是什么关系呢?(天敌,吃与被吃关系)那么我请大家来给老师说说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凶残。)

你能从我们学过的成语当中找出一些形容狼的吗?

2.无论从动画片还是成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给大家都是不好的印象。今



1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让我们看看狼是不是真的如我们所说的那么凶狠残忍,让人厌恶。相信通过学习本篇课文之后,大家对狼的认识会发生什么改变。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鹿与狼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意。

2.圈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小组同学之间讨论解决。 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完成词语填空

松杉( )郁 生( )勃勃 面目全( 一命( )呼 难逃( )运 生态( )难 美丽( )( ) 凶恶( )( ) ( )( )残喘 ( )( )祸首

2、点拨易错字形:

“延”的建字底里面的部分最后一笔“竖横”而不是停止的“止” 3、理解词语并运用词语造句: ①厄运:不幸的遭遇。 锐减:急剧地减少。

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护保持。 糟蹋:浪费或损坏。

威胁:用威力逼迫或恫吓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违反。

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十分厉害。 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②请学生运用重点词语“相悖”、“面具全非”“苟延残喘”造句。 3.请学生复述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组交流讨论。 3.汇报。

⑴汇报思考题1。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

猎保护区。②雇请猎人捕杀狼。(提示:原文中使用了关联词“并”,所以这是两项措施。)

这项决定的结果是①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

“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

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



2




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体会词语:“自由”,感受幸福,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别下降。)

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让学生试着划出森林、鹿、狼三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五、学习写作方法

给课文划分段落。

1-8)写凯巴伯森林里鹿与狼的故事; 9-10)分析鹿死林毁的原因;

11)总结生态平衡的道德,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写作方法:列举事例——分析原因——总结道理。 六、拓展延伸

1.说话,在中弹倒地的那一刹那,它会说什么呢?

2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你还知道那些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学生:田鼠、蛇、农田;

老师补充一些阅读资料:蝴蝶、仙人掌、澳大利亚的土地的故事

九、 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

狼———————鹿——————森林(生机勃勃)



狼数量锐减————鹿数量剧增——森林枯黄(死气沉沉)

(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十、 作业设计

1

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知识手抄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2.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一只小鹿,请你小鹿的眼光来观察森林里的变化,同时尝试写出在这个变化过程当中小鹿的心理变化化,写一篇《小鹿成长自白书》。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2c0a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