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唯心与客观唯心等概念

2023-03-04 06:0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主观唯心与客观唯心等概念》,欢迎阅读!
唯心,主观,客观,概念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一公元前327)他把这种客观精神叫做理念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一1831),他把这种精神叫做绝对观念绝对精神;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烹(1130年一1200),他把这种精神叫做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做世界的本原,当做第一性的、决定一切的东西。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产物,没有就没有世界。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明代的王守仁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他举例说,苹果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人们看到一定的形状和颜色,闻到某种香气,尝到某种滋味,把这些感觉组合在一起,而后给这感觉的组合起个名字,叫苹果。奥地利的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主观唯心主义因为夸大了个人意识的作用,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必然走上唯心主义的道路。

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认为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贝克莱(1684年一 1753),德国的费希特(1762年一1814),中国的孟轲(约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以及王守仁(1472年一1528)等。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

经验论与唯理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也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一词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初使用,原意为物理学之后。作为思维方式,它把研究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科学即经典力学的观点和方法无条件地加以普遍化,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

形而下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最低层、最末端,是原理的具体化和实际运用,是一种技术知识、应用科学;在逻辑方法上是多元主义,反对一致性原则,主张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讲主义,怎么都行;在学科内容上铭刻着科学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客观的,精确的,实证的和实用的,科学是人类理性的极致和骄傲,科学是最高理性,科学之外无知识;在学科功能上是实用主义,学以致用,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工具形而下学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功利性。



朴素唯物主义


在人类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式,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利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首先,形而上学性,其基本特征是: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其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局限性是机械性。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就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几个主要流派。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二元论,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观和二元论的局限。同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又是它的一个局限。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所以不可知论并不是它的局限。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有:唯心史观、机械性、二元论



不可知论

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最初由英国生物学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不可知论一词是英国生物学家、休谟主义者T.H.赫胥黎在1869年提出的。在他那里,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



怎么区别一元论和二元论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凡是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共同的本质或统一的本原的观点,即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称为一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但在世界统一于什么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它们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也是根本对立的.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二元论是一种不彻底的哲学,它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并把精神看成是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因此,最终必然会倒向唯心主义.

多元论

主张世界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有两种基本类型:凡是把世界归结为 多种物质本原的 属唯物主 义的多元论,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凡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精神本原的,属唯心主义多元论,如德国哲学G.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组成的和谐的体系。

唯物辨证法和诡辩的根本区别

最高明的诡辩往往就体现在形式逻辑的悖论,它利用了现代科学无法确定的领域。在本质上,这种诡辩是靠论证基础的不确定来达到左右逢源的,根子是在辩论中游移判断标准。但唯物辨证法不是如此,虽然泛泛的谈矛盾关系会没有判断基准,但马克思 实践论的引入,使我们可以脱离泛泛而步入要解决的正题,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解决矛盾。一句话概括脱离科学方法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不可能达到唯物辨证法的普适

诡辩的特征在于没有判断标准,而辨证法有判断标准,最根本的标准是实践,能提出这一点纳入哲学体系中就是马克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970e48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