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反思 (2)

2022-03-29 00:5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窃读记》教学反思 (2)》,欢迎阅读!
反思,教学

《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写的一篇文章。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以及藏身于众多顾客中读书,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作者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

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为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我首先让学生“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窃读感受的一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从总体上体会窃读的滋味。

接着是“品”围绕体现作者窃读滋味的这一个句子展开学习,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惧怕与快乐?”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抓住文中极为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作者对读书的喜爱。


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理解。学生学得比较轻松。例如:在教学“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时,让学生抓住“跨、踮、挤“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认真体会。孩子们踊跃发言,其中一孩子说道:“从跨进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走得很快,很急切地想去看书。”另外一孩子也说:“踮起可以看出她走得轻,而且是钻进去,说明他小心翼翼,生怕被老板发现”“书店里人多,但她等不及要进去,所以钻过去,还要挤到里边,头发弄乱了也顾不着。因为她太想看书了。”通过品读重点语句,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不仅产生切身的感受,而且领会到了文章自语式的独白这种写作方法。

然后是“悟”。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进书店读书的经历,学生畅所欲言。生1:我们现在可以只看不买,而且随便我们看多少时间,都没人管,有的书店还给我们准备了桌椅。林海音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还一心想看书,我们应该向她学习。生2:我们现在看见自己喜欢的书可以让爸爸妈妈给我们买回来,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读书,而这对于林海音来说,简直就是奢望。……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应该珍惜眼下的幸福时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链接介绍林海音的生平,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最后是“写”。我抓住文章最后一节国文老师说的话,加深对学生的教育,内化学生的思想: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课后,抓住学校举行第一届读书节的契机,组织学生开


展读书活动,动手制作书签,写读书体会,办读书手抄报等浓厚读书氛围,使学生真正受到熏陶,养成天天阅读乃至终身阅读的习惯。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堂对话还可以更个性化,可以更深入的触摸作者的心灵,使课堂生成更精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d81e4d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