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句——《诗经·召南·鹊巢》

2022-08-19 04: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名句——《诗经·召南·鹊巢》》,欢迎阅读!
诗经,名句

诗经名句——《诗经·召南·鹊巢》

《诗经·召南·鹊巢》原文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诗经·召南·鹊巢》翻译喜鹊筑好巢,班鸠来居住。 女子要出嫁,百车相迎娶。 喜鹊筑好巢,班鸠来居住。 女子要出嫁,百车相护送。 喜鹊筑好巢,班鸠来居住。 女子要出嫁,百车成鸾俦。

《诗经·召南·鹊巢》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 《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

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以此诗为国君之婚礼。

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 以此诗为诸侯之婚礼。


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可以知道,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一般民间的婚礼。

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

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

《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 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

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

《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

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

”(《诗经原始》)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

这也是当时婚嫁的季节,陈奂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故诗人以鹊巢设喻”(《诗毛氏传疏》)

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

,是比并而住;,是住满为止。 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 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 二、三章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

百两将之是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迎回家而成婚了。

、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 子之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

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

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如《桃夭》里以桃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

如果说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像了。

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短短三章,却回味悠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ea3e9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