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

2022-06-27 04:2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欢迎阅读!
优秀,学生



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



看到这个题目,我一直在思考,当我在QQ群里敲出这句话,我的学生立马在下面给我留言,他说:首先,应该先弄明白,怎样才算是优秀的学生。现有的成绩不能决定一切,还应该考虑环境效应。只顾拔尖效率低微,提高基础环境才是根本。他说得很有道理。我的学生在大学读书,记得他在高中时,是个很有头脑的孩子,善于思考,沉稳低调。他的成绩在平时不算太好,但在高考冲刺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下得功夫很深,高考,他的文综成绩跃居全班第一。那么,如何界定优秀学生呢?记得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的张青娟老师在《让我来告诉你,他们的可爱》(《教师月刊》)中说,物理老师说我从没见过像张某某这么笨的学生,怎么给他讲都不明白,考试总是得三四十分,就这样还想考大学?张老师告诉她说,张某某总分一直在班级前20名。他的物理是短板,其他功课都很好。物理老师吃了一惊,说那我以后得多多关注他。是啊,只是某一科成绩不好,你能说孩子就不优秀吗?上课爱捣蛋,你能界定他以后不优秀吗?上课迟到、爱睡觉,甚至打架斗殴,你能断定他以后的人生不优秀吗?无数的例子,都说明,这个论断是不成立的。那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就一定是优秀的学生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学校成立了尖子生班,所有人都认为这些学生要比普通班的学生优秀,没想到班主任却紧皱着眉头说:可不是呢!这些所谓的尖子生,个人卫生搞不好,宿舍卫生一塌糊涂;抗挫折能力,心理脆弱等问题一大堆。看来,优秀与否,并不能以一时,或某一方面来评判,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们。其实,孩子们是各具特色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的一个侧面。如果不能对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这样对他的评价也是不客观的。

作者:王杰英

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1

/河北省饶阳中学 王杰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指出,在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蹈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可是现实生活中,因为教育的功利性,学生难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正因为很多人不懂得尊重差异,不懂得因材施教,从而导致了很多孩子无法适应这种唯分是举的环境,甚至被迫辍学。有许多学生,虽然他们离开了学校,但多年后,他们在事业上却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些现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界定优秀与否的界限,又该如何让优秀的更优秀呢?



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因材施教,积极引导。

吴玉是我的一个学生,她高中时成绩很差,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她对班里的事情很关心,去办黑板报,去剪报,的又细致又耐心。高二后半学期,我推荐她去学美术,她睁大眼睛问:老师,我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只要你努力,就没问题!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在高考中,她的美术考了二百多分,文化课考了二、三百分,进了市里的大专美术系,毕业后去了北京的一家广告公司。如今,她在北京某外贸公司工作,成为专题策划总经理。你看,这不是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了吗!



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我们要酌情分析,正确引导,以使他们的优秀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光同学,成绩优异,却有严重的恋家情节:每周六,她必须要回家。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时,最初我很不理解,也难以接受。学校是全封闭寄宿制学校,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允许学生每个周末都回家。如果都像她这样,学校一到周末岂不没人了!我坚决不同意她的做法。最后,她把她的母亲叫来了。她的母亲说,孩子想周末回家休息两天。我说,这两天学习任务也很大,并且不是周测,就是月考。她说,她保证在家好好复习,即使不参加考试,她的成绩也绝不会落下。她的母亲也让我给她这个机会,趁此测验她,看她是不是还能保持年级第一。如果保持不了,就取消她周末回家的做法。最后,我勉强同意了。没想到,即使她周六末不上课,每次考试也都是名列前茅。于是,我决定放她一马,允许她周末回家。就这样,直到高考,她的成绩依然是年级第一。有时候,妥协也能使优秀的孩子更优秀。



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如何让孩子们变得更优秀,是一门极其有意思的课程,需要我们探讨,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2c7a50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