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倾听花开得声音

2022-08-12 04:00: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爱倾听花开得声音》,欢迎阅读!
开得,倾听,声音

用爱倾听花开得声音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有感 陈虹



这个暑假,我认真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本书,读后感颇多,但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名师的细腻柔情,感动于名师的智慧真情,感动于师生沟通的真诚。就像书中所说,教育无处不艺术艺术无时不爱心。

毕业至今,也做了多年的班主任,若有人问:做一个好班主任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想我的回答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教育离不开爱心,”这是老生常谈,正因为老生常谈,才往往容易忽视。我觉得爱就是要保持一颗赤子的童心。“只有童心能够换回童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好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李老师书中有关爱的名言很多,没有必要一一罗列,但读过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后,掩卷沉思,感觉李老师就是怀着一颗赤子的童心关爱每个学生的•他尽量使自己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他始终把目光对准学生的心灵:善良人性的保持、正直品格的塑造、现代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锻炼以及青春心理的辅导„„。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时老师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封住了学生的嘴巴,难道这就是爱心?这颗爱心能否报答学生的童心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


持一颗赤子的童心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蹲下身子看学生,才能真正抓教育爱心的本质。

爱还要有一颗良善的耐心。李老师25年来始终与他的学生零距离接触,同学生一起攀登巍巍高山,一起漫步浩浩原野;与学生并肩探讨人生的哲理,娓娓讲述生命的故事,谆谆教诲变成心心相印,传道授业化为心灵的呼唤。这也是我作为一位班主任老师所终身追求的东西吧!

我觉得爱还要爱到点子上,爱的有法,有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然而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是要讲求方法与策略的。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师爱有时该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如当头棒喝,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师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师爱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是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在工作中我跟学生一起反思班级工作中的得失;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确定班歌;我与学生一起写心得、体会,互相交流;我同学生一起站军姿,踢正步,跑早操。在交流中,在活动中,在工作中,心与心贴近了,情与情融洽了。

李老师说到:“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我非常欣赏这句话。虽然作为我离这个水准还有万里之遥,但我有信心从一点一滴坐起,向这个目标努力,成为一位高水平的优秀教师。 在当班主任的日子里,我不仅在播种着知识和爱,同时也在加倍地收


获着感动和幸福。孩子们一次次用他们真诚的目光、天真可爱的笑容感动着我。工作原本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学生是那么可爱!只有播下爱的种子,才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毫无精神压力的气氛中学知识,学做人。有付出,有辛苦,有汗水,有收获,有快乐„„生活如此多彩,这一切都是因为学生!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亦是一种烦恼的幸福!

让我们一起用爱倾听花开的声音吧!感谢生活,感谢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376cf179563c1ec4da71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