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诗意

2022-03-26 23:03: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诗意》,欢迎阅读!
滁州,诗意,韦应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诗意

作者: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11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境优美,经常成为画家的素材。据武汉大学王兆鹏先生统计,《滁州西涧》在所有唐诗名篇中的综合排名在第19位,足见其魅力之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虽然这首小诗形象鲜明,但诗人对诗中景物似乎持有两种态度:独怜幽草,不喜黄鹂……这些独特的处置,有什么内涵呢?

《滁州西涧》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唐德宗建中年间,当时诗人出任为滁州刺史。这之前,韦应物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巨变和人生的浮沉,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首诗将笔墨紧紧围绕在西涧上,以情写景,借景抒情。

从表象上来看,《滁州西涧》形象优美,如一幅幽美的风景画。第一句点出涧边之题,写清幽的春草生长在涧边,展示了山涧周围春草峥嵘的画面;第二句用字转换观察的视角,写幽草附近的树林和黄鹂,展示了青山绿水之间,黄鹂纵情歌唱的生动景象;第三句笔锋突转,写傍晚之时,晚雨急至、春潮上涨的情致;第四句写野外的渡口了无人迹,只有渡船横在河中的情景,自横把静态的孤舟漂浮之状描绘得富有生机,丰满而生动。此诗描绘的景象景致优美,诗人所提炼的景色似乎都具有生命的情态,即使是静态的船只也被赋予了生气,充分体现优美和谐的美感。

从深层来看这首诗,诗人是否运用了比兴手法寄托了某种情怀成为理解的关键。对于这一点,人们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通酋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千家诗》认为:草生涧边,喻君子生不逢时。鹂鸣深树,讥小人谗佞而在位。春水本急,遇雨而涨,又当晚潮之时,其急更甚,喻时之将乱也。野渡有舟,而无人运济,喻君子隐居山林,无人举而用之。看来引人注意的一个词语是野渡,一般人们把野渡要津对等起来理解,和要津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渡口在郊野,便无人问津;如果是一处要津,正是渡船大用之时,此刻一定非常之繁忙。因此,也有人认为它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唐诗鉴赏辞典》也认为: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 这些到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呢?

笔者认为本诗中作者并不存在自己喜爱的景物与不喜爱的景物。诗中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荒郊野渡,构成的是一片萧疏淡远的自然之象。这点我们可以从今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5aaac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