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作业讲评4

2022-04-12 20:4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作业讲评4》,欢迎阅读!
讲评,财务管理,企业集团,作业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作业讲评 4

一、 单项选择题(略) 二、 多项选择题(略) 三、 判断题(略)

四、 理论要点题(每小题 5分,共10分)

1 •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至少包括企业集团整体分析和分部分析这两大类。 集团整体财务管理分析

企业集团整体分析着眼于集团总体的财务健康状况。其基本特征为:

1 以集团战略为导向。整体分析侧重于对企业集团战略的实现程度、战略实施中的难 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如企业集团增长分析、总体偿债能力及风险分析等。

2 以合并报表为基础。整体分析不以母公司报表为基础,而以合并报表为基础,集中 分析合并情况下的财务健康状况。

3 以提升集团整体价值创造为目标。集团整体分析强调集团总体的创造价值能力,其 分析结果主要用于对所属公司的未来管理行动与战略调整,

包括子公司股权结构调整、子公

司及其所属资产的重组或产业调整等。 这是一种资产组合观下的财务管理分析, 其目的在于 提升集团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

集团分部财务管理分析

企业集团分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 就分部财务管理分析而言,其基本特征为:

1 分部分析角度取决于分部战略定位。分部作为企业集团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可能是独立的投资中心,

更可能是一个在集团总体战略部署下的运营中心,

即独立子公司

它可以体现为子公司、分公司或某一事业部。

或战略经营单位。作为战略经营单位,其财务管理分析重点更侧重于资产运营效率和效果, 而不在于战略决策有效性本身。

2 分部分析以单一报表(或分部报表)为依据。

3 分部分析侧重“财务一业务”一体化分析。它要通过数据剖析真正找出偏差原因、 提出纠偏的行动方案,因此,分部财务分析更加符合“财务管理分析”的本意和内在要求。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是集团整体分析与分部分析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2•答:业绩评价是评价主体(控股股东或母公司等)依据评价目标,用评价指标方式 就评价客体(被评价企业及其负责人等)的实际业绩对比评价标准所进行的业绩评定和考核, 旨在通过评价达到改善管理、

增强激励的目的。 业绩评价作为集团管控的重要一环,

既用于

战略实施结果评价,同时也为未来战略修正、调整提供前提。

业绩评价中“业绩”可作多层解释。从业绩计量范围上可分为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从业绩体现时限可分为当期业绩与任期业绩

从业绩可控性程度可分为经营业绩与管理业绩;



等。

1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财务业绩是指以财务数据所表达的业绩,涉及对包括偿债 能力、资产周转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财务指标的评价,如收入、利润、净资产 收益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等; 而非财务业绩是指除财务数据外其他方式表达的 业绩,涉及对客户、 企业内部运营过程、 工学习与成长等方面指标的评价, 如客户满意度、 产品质量、交货时间、次品率、员工满意度等。一般认为,财务业绩是报表业绩,它代表着 已经发生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因此, 财务业绩指标也被称为滞后指标; 非财务业绩是管 理性业绩, 它既代表公司内部管理已作出的努力, 也反映这种努力将会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 与经营成果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这些业绩具有后续效应, 因此非财务业绩指标也被称为 先导指标。 另外,财务业绩具有综合性, 可以用于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的业绩考核; 而非财务 业绩大多具有过程与作业属性,可以用于中低层管理者的业绩考核。

2经营业绩与管理业绩:经营业绩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经营与管理活动产生结果 的客观、综合反映; 管理业绩则是对企业管理者在一定时期内因其管理努力程度所产生结果 的综合反映。 在这里, 企业管理者是指对企业负受托经管责任的管理团队, 具体指公司董事 会成员 (含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以及公司经营团队 (含总经理、 副总经理、 总会计师) 等。

从概念上看, 经营业绩与管理业绩两者既有共同点, 又有严格区分。 其差异主要体现在: 第一, 业绩可控性角度,经营业绩是一种事实结果,它是影响企业经营、

管理活动中的所

有因素所产生的结果, 不管这些因素是否为企业可控或不可控; 而管理业绩则是公司管理者 权力可控范围内的事实结果: 但管理业绩并不因税率提高而相应降低。 为剔除所得税率变动 对“业绩”的不利影响,可以用“经营利润”或“利润总额”来衡量管理业绩。第二,从业 绩评价对象看,管理业绩是对企业管理者努力程度的评价,因此,人)的管理责任、绩效。 经营业绩是对企业总体业绩的评价,而管理业绩指向管理者(尤其是企业负责

3当期业绩与任期业绩。业绩评价主要是针对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能力与管理责任的, 因此在评价企业负责人时,既要考虑企业负责人“当期” (通常指评价年度)所付出的努力 及其体现的经营业绩, 同时为避免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短期化倾向, 还需要考虑他们在 “任期” (通常指任职期,如三年)的经营业绩,从而将“当期”与“任期”两者的业绩进行综合评 价。我国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评价就是采用这种评价思路。

五、查找任意企业集团的相关财务资料,完成以下命题,字数不少于 25 分,共 50 800 字。(每小题 分)

1.进行企业集团财务状况或盈利能力的分析

写作时,参见教材 P182,结合具体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分析。 2.选取相关指标对企业集团业绩进行评价

写作时,可结合教材 P200 的企业集团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进行评价。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6e2757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