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诗的春天里吟诵

2022-08-20 16: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儿童在诗的春天里吟诵》,欢迎阅读!
吟诵,春天,儿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儿童在诗的春天里吟诵

作者:常小振

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31

将吟诵这一学习古诗文的传统方法融入小学古诗文的教学中,是值得我们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深入探究并付诸实践的一个相当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儿童;古诗文;吟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209-01

吟诵,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同识字、写字一样重要。主要通过师生口口相传,读过几年私塾的人,就会吟诵。既然和识字、写字一样是文人最基本的技能,便无人记录节奏和旋律。本质上讲,吟诵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尤其是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有限的字数内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如果泛泛地读过去,不仅不能体味出其格律之美,诗人丰富的情感也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诗的表达效果就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当拖了长音吟诵时,读者可以在缓慢的节奏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回味,诗的意味也就慢慢在心中浮现出来了。

吟诵这一活态文化,是叶嘉莹先生近年来极力保护并大力倡导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不同于有固定旋律的歌唱,所以不是一些综艺节目中将诗歌改编为歌曲的作品。吟诵无固定旋律,而是吟诵者按照平仄和音调,结合自己对诗作的理解和感悟,出声诵读的过程。吟诵的过程应遵循两个原则:

其一,不变原则。吟诵应遵守诗歌本身的平仄格律。格律诗讲究平仄入声,有些字的声调在吟诵时需按平仄而发生变化。以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 好雨知时节(四声), 当春乃发(四声)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he四声), 江船火独(四声)明。 晓看红湿(四声)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881804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