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临江仙暮春》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2-10-29 03: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阅读】《临江仙暮春》阅读答案及解析》,欢迎阅读!
临江仙,古诗文,暮春,阅读,解析

【古诗文阅读】《临江仙?暮春》阅读答案及解析

临江仙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1、第一句“过尽征鸿来尽燕”中的两个“尽”字好在哪里?(4) 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分析。(5) 3、词尾作者以景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尽”是“多少次”之意,生动地写出词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望眼欲穿的神态(1),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希望与失望(或“尽”极写其苦盼故园音讯而不得的无奈与失落)(1),表现出强烈的乡思(2分)

2、词人(想象)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哗哗扑扑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蒙蒙,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1分)。这两句营造了凄冷孤寂的意境(2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国的怀念(2分)

3.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潆潆,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2分)词人借想象之景写出心境的凄凉和心中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2分)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从渲染情境,使词含蓄隽永,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犹能回到塞北;而这些南来的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此词云“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国消息茫然”,就带有这样的思想因素,它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一下子倾吐而出,犹如弹丸脱手,自然流畅,精圆迅速,深深地击中读者的心灵。

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炼字题,答案也很规范:解词+释句+手法+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2

试题分析: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富有余味。 “短篷南浦雨”,词境似韦庄《菩萨蛮》的“画船听雨眠”,更似蒋捷《虞美人》词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南浦乃虚指,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断桥是实指,地处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堤相连。词人此时设想,他已登上归船,正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哗哗扑扑敲打着船篷的雨声,其心境之凄凉,令人可以想见。他又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潆潆,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词人不说他的胸中离情万种,而只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来赋诸读的视觉或听觉,让你去体会,去品味。这就叫做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比之用情语,更富有感人的魅力。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93632c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