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理论之我见

2022-12-29 06: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理论之我见》,欢迎阅读!
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理论之我见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理论之我见

从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说,我认为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式的文本阅读都只是“阅读”的一个层面,或者说是阅读过程中的一部分。阅读(文本)的意义,我认为,对读者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在阅读过程中调动我们的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激发我们的情感体验,这是感性的方面;二是文本的内涵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者增长我们的见识,文本会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认知产生影响,这也是我们增长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三是通过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并加以学习,可以提高我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都强调以本为本,但又各有侧重点。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形式,形式为自己创造内容,内容不能决定和创造形式;形式有不受内容支配的独立自主性,形式可以支配内容,内容是形式的形式;内容是不定的,可变的,随着阐释者不同的解释而有不同的意义;而形式是固定的、不变的。因而从内容研究,文学就可能变成社会学、政治学、思想史等学科的阐释者,只有从形式入手才可以达到科学高度。他们认为文学的特质是“文学性”,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诸如强化、凝聚、扭曲、拉长、缩短、颠倒位置等)使日常实用语言“变形”,将熟悉的事物变得不熟悉,以此加大感受的难度,延长感受的时间,从而给人带来新鲜感。对日常实用语言的“变形”,形式主义者称之为“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就是各种手段的总和,” [1] “从狭义上讲,我们所谓的艺术品指的是那些用特殊手法创造出来的作品,而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要使作品尽可能地被感受为艺术作品。” [2]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也就是说,文学形式的创造主要依靠各种手法,即上文提到的诸如强化、凝聚、扭曲、拉长、缩短、颠倒位置等,由此可见,形式主


义注重的是文学表达技巧。我认为,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性”的肯定了文学的独立地位,而且强调阅读感受的过程,强调阅读带来的新鲜感,这就突出了读者意识,突出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享受。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主要从语言范畴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无疑是不全面的。但是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注重表达技巧分析,却很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此外,形式主义过分注重形式,忽视文本内涵意蕴,缺少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判,因而显得残缺不全。

英美新批评可以说是对形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注重对文本内涵意蕴的理解,认为文本内涵意蕴无需借助外部研究,通过对文本内部的研究就能获得,文本是自给自足的。新批评注重文本词语及其相互关系,倡导文本细读,以此来获得文本深层次的意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过咬文嚼字,发现言语背后的深意,让我们不被文字表层所迷惑,从而达到对文本更深次的理解。当然,新批评注重对细节的研读,并非是肢解文本,而是通过上下语境以及文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整体性、有机性的意义解读。这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场严密的逻辑推理活动,小心翼翼地从文本语言文字中收集证据,然后将各种证据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导,从而拨开表面层层迷雾,发现最后的真相(即文本内涵)。这样的文本细读对于我们把握文本内涵无疑有借鉴意义,而且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品读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语感,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奥秘,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但是我认为这并非是阅读的全部,这样的阅读太过理性了,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仿佛一名侦探,要以完全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文字,不能有感性的参与,这就忽视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体验。文字在文本环境中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因而阅读过程中除了有对文本语义的理解,还有伴随着一种感发的力量,感染着读者的心,这就是文学品的魅力。所以阅读不应当只止于作冷静客观的内涵分析。此外,就对文本内涵意蕴的理解而言,完全割裂文学与作者、现实生活、社会历史的联系也是不科学的。从哲学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作者的主观产物,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里面必然蕴含着着作者的主观思想。在你阅读文字的时候,你的思想已经在受作者思想的影响了,你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ad02d6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