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鱼身,龙生九子之螭吻简介

2024-01-28 20:3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龙头鱼身,龙生九子之螭吻简介》,欢迎阅读!
龙生九子,龙头,简介,鱼身

龙头鱼身,龙生九子之螭吻简介

螭吻,龙生九子之一,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

之形。其特点是龙头鱼身,口润嗓粗。那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到龙文化中具体了解关于螭吻的内容吧。看看其龙头鱼身的由来和含义都是什么。

螭吻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唐朝以前的鸱尾加上龙头和龙尾后逐渐演变为明朝以后的螭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

螭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汉族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

螭吻的寓意:螭吻,其寓意在佛家为护法,有驱凶辟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们常把它用作建筑物的装饰,尤以作屋脊镇火的兽头为多,做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以固定之。

从远古图腾崇拜的演变来看,鱼变成龙是因古代以鱼为图腾的氏族融合到了龙图腾的民族,作为族徽的图腾形象也跟着起了变化,变成了龙头鱼身的鱼龙。鱼龙的形象种类很多,有的龙特征多一些,有的鱼特征多一些。古代有一说法“鲤鱼跃龙门”“登者化龙”,即渊源于此。后代又把“鲤鱼跃龙门”来比喻科考,考中者即鱼化成龙,民间艺术多以此为题材。

螭吻的传说典故: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鸥鸟,能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因此脊兽鸱吻起初并不是龙形的。有鸟形的,更多的是鱼龙形的。到清朝以后龙形的鸱吻增多,表面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做张口吞脊状,背上插着一柄宝剑,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被称作“好望者”。据说此物能吞万物,就叫它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它喜欢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间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 螭吻的史书记载:《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後,越巫言,『海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c3945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