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2022-11-17 14:1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反思,教师成长之路》,欢迎阅读!
之路,反思,成长,教师



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反思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及时反省本节课的效果,总结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



一、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独特的风格

教师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如: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失误,如: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教案与实际的脱节等,将这些败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寻找对策,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



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困惑。教学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非常顺利,偶尔遇到质疑也在所难免,偶尔教材中概念不是很清晰,自身的知识不够全面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及时记录下来,反思自己并与同行探讨,使得教学中不会出现知识性失真、科学性失真。



课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自己、超越自我、展自我、构建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正因为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才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课后反思能极大地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反思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只有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使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三、反思有利于教师从经验型学者型的转变

反思性教学的结果有二:一方面反思性教学主体获得新的理解力,包括反思能力的增强,宏观教学方略及人文理性的获得,新的信念的形成,价值观与态度的优化以及情绪状态的改善等。这实质上就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教学真谛的领悟和教学理论的升华;另一方面解决实践问题,包括现实的与未来的,为教学过程的先前优化而导致当下教学结果的优化,而对这样的结果的反思又能使教师将来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其教学既有教学技术理性特征,又不失人文




理性特征,从而学会教授教师自身工作的优化必然带来学生学习的优化,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



总之,反思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途径。超越教学技巧,脱掉匠气走向,需要我们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追求,需要心有灵犀的融通,需要轻舞的飞扬及创造。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势必能让一个教师走出平庸,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eaae3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