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教育观

2022-07-20 04:2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家庭教育观》,欢迎阅读!
教育观,我的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最直接的第一任老师并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方向。

今天,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将来出人头地,为社会的发展、祖国的腾飞做贡献。这样的愿望是可贵的,但是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望将来孩子能考上某个名牌大学,而不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我认为这种教育观念是片面的,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要追求品学兼优,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将来孩子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下面就说一下我的家庭教育观: 一、培养学习兴趣,拓宽孩子视野

我们在他稍懂事的时候起就要求他不能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性,经常带他到外面观望祖国大好河山,领略社会风情,培养观察能力,增长观感知识。另外,要让他多看一些具有科普意义的动画片、儿童电视剧、根据不同年龄选择适合孩子的报刊杂志等,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读书兴趣,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我们知道,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表现,求知欲越强,兴趣就越广泛、越浓厚。实践证明,培养兴趣能使孩子们乐于做一件事情,既不需要糖果和玩具哄,也不需要金钱物质利益的刺激。有趣的学习活动、实验和游览观察,能使孩子们学得更广泛、更丰富,而且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该让孩子广泛涉猎适合年龄阶段的书籍,以此来活跃他的思维和拓展他的视野,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丰富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跟孩子商量,经她同意,给她报名参加了绘画班。到现在学了两年了,她很有兴趣,在这方面,我们不强迫孩子,也不给她太多的压力。每次她画画回来,看到她的作品,我都会由衷的赞赏。孩子因此一直兴趣浓厚,越学越有劲儿。孩子也非常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小鱼小鸟,我们也给她机会,让她照顾花草,让她喂小鱼……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她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二、正确引导,适时鼓励

我们要教育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还要让孩子自己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是你自己,而战胜困难和挫折仍要靠你自己,从来没有救世主。切不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注意方式方法,不问青红皂白斥责、讽刺、冷落孩子,但也不宜过多的溺爱和保护。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分析,通过分析找到自己的症结之处,从思想上认识到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解决困难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从而使孩子认识到,只有在困难逆境中不放弃追求,才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信心。鼓励永远是增强孩子自信的良药。

四、以欣赏赞扬鼓励为主,必要时批评也不可少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


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她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她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她进步的催化

四、要学会赞美。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和鼓励,哪怕是件小事,穿了件新衣服,做了一个新发型,都渴望得到好评,哪怕有时候是纯应付的一个“好”字,就是大人也不例外,成人如此更何况幼小的心灵呢! 当孩子有了进步和成绩时,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适当的表扬鼓励,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总之要他们得到满足,感情上获得快乐,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增强上进心,自尊心,促使他们巩固进步,发扬成绩,更上一层楼;奖励更能推动儿童的进步。表扬激励实际上就是告诉子女家长对她期望的肯定,从而使表扬激励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四、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要以身作则,关心长辈,善于体贴人,有责任心,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他们的心里,远胜过说教的效果。

我们认为孩子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摆在首位,我们就有意识的做出榜样来,比如坐公共汽车,主动给老人和小孩让座,碰到街上的乞丐也会主动给适当的施舍,给她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小让她具有同情心,具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并且经常给她举各种事例,教育她一个人从小要有良好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灵,这样遇到困难就不会沮丧,也不会放弃,会迎难而上。 我们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而是要成为懂事、明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会盲从他人,而不见得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懂道理的孩子善于分析每件事背后的原委,他们会在父母讲话有道理时百分之百地服从,在父母不完全正确时则会与父母主动讨论、交流。这样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坚持原则的好孩子。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上,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她学习习惯的养成,每天回

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她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她讲讲道理,并且告诉她,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她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我觉得这里的“一致性”应该是一种比较宽泛的概念,不仅指家园或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也指“家长教育的一致性“,做父母、祖父母的对于幼儿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父母、祖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长辈,甚至虚伪等流弊,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仅要给孩子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多给孩子买书,与孩子一起读书,让好书占据孩子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曾说,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推动孩子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习惯从何而来?从生活点滴而来。一个孩子的好习惯、坏习惯,无不来自家庭中的无意识、有意识培养,所谓习惯成自然。而父母的习惯,又往往会成为孩子的习惯。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形成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感受到这种习惯,获得无意识地培养。同时,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从小开始,以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庭中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在其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上,父母既是教育者同时又应该是孩子最知心的朋友。父母和家人要关怀、尊重孩子,此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在加上孩子已有的比较轻松,良好的成长环境,相信这一切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记得我和老公吵架的时候,宝宝也会惊吓的大哭,她也懂得察言观色的,这对她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我们一定要及时改正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 三、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即使长大后也是不会快乐的,在他的生活字典中,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想到要对那个人负责,包括她的父母。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

从小我就给女儿灌输这种思想:你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看到动物你不要欺负他们,绿色植物你不要随意摘,看她点头似懂非懂的样子真是好笑。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很全面,毕竟教育的方法是灵活的,根据时代的步伐,不过大的框架是这些个,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什么都要把握尺度;让孩子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也很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fb41ae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