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和十大行动

2023-03-08 19:3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和十大行动》,欢迎阅读!
新教育,改变,行动,四大,十大



教育的四大改变和十大行动

一、新教育的四大改变 1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教育最重要的逻辑起点就是教师的发展,也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追求。

教师的转变,教师的快速成长,应该说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的成长,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环节。 2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3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教育的六大行动就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模式。 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根基。有了阅读的孩子,他就哟哟底气,就很从容,就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惧怕考试。有了阅读的教师,他也有底气,有灵气,不再为分数、为考试而活着。 4 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教育实验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倡导的是行动的研究,倡导的是校本的研究。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 二、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1 营造书香校园

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推进书香校园从下面做起:环境和氛围;物质载体;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载体;课堂;评价。

2 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写得精彩,就必须做的精彩,活得精彩。这样的生活让平淡无奇的教育甚至过去枯燥无味的教育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师生用心去生活了,用心了就有发现,用心了就有喜悦。

3 聆听窗外的声音: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 4 培养卓越口才: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整理为word格式




6 建设数码社区: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教师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 7 缔造完美教室:其旨在于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全人课程的确立,生命故事的叙述,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缔造完美教室,要具有完美的班级“价值体系”, 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健全班级价值系统。

1)、有富有寓意的班级名称、班级精神、班徽、班诗、班风、班级歌曲、班级名片、班级愿景、班训、班规、班级活动计划…… 个性班级名称: 清泉班、凌云班、风信班、日思班、阳光天使班、竹节班、弘益班……有促进发展的班级公约。如:“阳光天使班”愿景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有梦想,爱学习的阳光天使”,制定的班规是“仁(像好孩子那样对待别人)义(做自己该做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到就要做到) 2)、有特色新明的文化符号,如“班歌”、“班诗”、“班徽”、“班名”、“班级节日”、“班级出行服”等,种种班级文化符号要反映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与祝愿,是有文化的。

缔造完美教室,要有个性化的文化特色。

1)、有共建共管的班级博客。 2)、有定期自编的班级文集。如:班级文集的内容有班级人物介绍、新闻广角、阅读故事、班级生活叙事等, 3)、创建班级图书角。

8 推进每月一事:培养良好习惯。例如:

1月,吃饭——节约的主题 2月,走路——规则的主题 3月,种树——公益的主题 4月,踏青——自然的主题 5月,扫地——劳动的主题 6月,唱歌——艺术的主题 7月,玩球——健身的主题 8月,微笑——交往的主题 9月,阅读——求知的主题 10月,家书——感恩的主题 11月,演说——自信的主题 12月,日记——反思的主题

9 研发卓越课程:新教育所提倡的卓越课程主要是一些儿童课程,即为适合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的一些良好课程。还记得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研究员成尚荣老先生说过什么是课程这一问题。他说课程是跑道,是“道”,它应该有规定,有目标。课程重在“跑”,跑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机会,而不应是孩子的负担,

整理为word格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16dbc3a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