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案例——对一名深度抑郁症学生的帮扶

2023-04-19 21:0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工作案例——对一名深度抑郁症学生的帮扶》,欢迎阅读!
一名,帮扶,抑郁症,深度,案例

对一名深度抑郁症学生的帮扶之路

一、 案件概述

F,女,大学生。某天,该生主动要求去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据当日接待 老师反馈,在咨询过程中,该生全程哭泣,悄绪非常激动,平时经常会莫名的情 绪低落,想哭。高中时,该生就有过抑郁症状,情绪时常不稳定,不喜欢热闹, 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交朋友,有什么心事都憋在心里,不会和同学说更不会 和爸爸妈妈说。心理特别难受的时候,还有过自残和自杀的想法,有时候站到高 的地方,总想往下跳,觉得地面对于她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入学以来,由于 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给她本人带 来了很大的压力。该生高中属于理科生,数学化学成绩较好,学习成绩在班里 算中等,本来高考最理想的专业是数学,结果因高考分数不是特别理想,被调剂 到新闻传播专业。

所以,LI前她对大学里自己的专业和以后的未来特别迷茫,上文科的课程, 例如现当代文学等课程时经常抓不住重点,觉得老师讲的比较散,学不到东西, 学业压力较大。同时,进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后,一方面她本人不爱主动和人 沟通说话,另一方面班级同学互相都不太熟悉,也没有人主动和她交流。这就导 致了该生在班里人际关系较差,开学2个月了也没有一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和寝 室同学交流也不多。

据了解,该生父亲是长途货车司机,母亲是当地邮政局的临时工,家里还有 18岁的妹妹,今年高三。因父母工作繁忙,该生从小由外婆带大,性格比 较内向。家庭经济惜况属于一般。家庭关系融洽,近期无重大生活事件,无遗传、 既往病史。

二、 案件处理

该生辅导员接到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后,先和该生寝室室长联系,了解她在学 的基本情况,然后立即向学院副书记汇报。书记指示,首先了解清楚学生在校 情况,其次,和学生家长沟通学生情况,再次,带学生去市精神卫生中心检查。 6点半,叫该生到办公室面谈,并约定第二天一起去医院做检查。该生母亲, 通电话沟通孩子情况。辅导员带该生去医院挂了专家号咨询,做了心理检查。经 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药,一个月后复查。在来往医院的路上,辅导员对该生进行 了深入的谈心谈话,劝解该生敞开心扉,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和辅导员沟通。 分别与其母亲,父亲,二叔通电话,沟通就医过程和医生嘱咐,并要求父母来陪 读,监督孩子按时按量服


药。家长表示同意,并尽快安排人到校。该生的母亲到 校,和辅导员面谈沟通孩子的现状,并签署用药安全责任书。

三、 经验和启示

当前,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例的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重要信 来源,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引导学生 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尽可能的避免心理危机的发 生。通过自己或者班委关注学生关注很多的微博、公众号和较活跃的QQ群等自 媒体。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给学生推送相关的 积极文章,通过公众号的文章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公众号留言咨询,或者 通过公众号预约线下的咨询。

四、 工作的不足之处

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较强的局限性。 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心理学专业知识基础, 而班级心理委员虽然接受了一定的培训,但是仍较为欠缺专业心理知识,往往导 致他们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班级同学的心理问题和危机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19d4c59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