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信的生平典故有哪些

2024-01-30 01:5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韩信的生平典故有哪些》,欢迎阅读!
韩信,典故,生平,哪些,关于

关于韩信的生平典故有哪些

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家,西汉的开国将军,那么关于韩信的典故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韩信的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信的典故

其实有关于韩信典故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关于他的青年时期的。韩信是淮阴人,他幼年时家中十分贫困,无父无母,全靠村人接济。在长期的乞讨中,韩信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厌恶。在他的同乡人中,有一个少年认为韩信虽然天天佩戴着宝剑,却是个胆小鬼。他要韩信钻自己的胯下来证明。结果韩信还真得钻了这个少年的胯下。后来这个典故流传下来后被称为是胯下之怒。

而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个典故说的萧何、吕雉和漂母这三人与韩信的关系。生死一知己说的就是萧何。这个生指的是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让韩信能够出人头地。而这个死指的是萧何与吕雉合作杀死了韩信,而吕雉也就是存亡两妇人中的亡。而存指的就是漂母对韩信的赠饭之谊。如果当初漂母不给韩信饭吃,韩信很可能就饿死了。

韩信典故还有背水为营。这个典故是出自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当时刘邦整体式微,所以士兵们的士气也不高。当韩信说晚上就能灭掉赵国时,士兵们根本就不信。最后为了激发士兵的士气,韩信沿着河岸设立营帐,让士兵们退无可退,为了存活就只能拼命向前战斗。最后这场仗成为了韩信最有名的战争之一。 韩信报恩的故事

韩信报恩的故事说的是韩信知恩图报的事。原来在韩信小的时候,家中十分困苦,再加上父母双亡,他只身一人没有谋生的能力。那么他是怎么过活的呢?他活下来的主要方式就是靠着向同乡人乞讨的方式。但是当时秦王朝的苛捐杂税十分严重,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很苦,所以对韩信这种乞讨行为十分厌恶。

后来韩信遇到了一个老大娘,这个老大娘就是被后人称为漂母的人。老大娘天天在河边浣洗棉纱。韩信无处可去时,就在河边遇见了


她。这个老大娘看到韩信衣衫褴褛,饥寒交加的样子,十分同情。在那以后,老大娘常常从家中带着饭来给韩信吃。这样的行为持续了几十天。

此时,天下已经大乱,韩信想要去投靠项梁。于是对老大娘说自己要离开了,将来出人头地之后一定会来报答大娘的。但是这段话让大娘十分生气,说自己是看韩信可怜才送饭给韩信吃的,并不是为了要图谋报答。

韩信从军之后,虽然一开始十分不顺,但后来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能力,成就了一番功绩。在他被封为淮阴侯后,他想起了自己的承诺。于是他回到了淮阴,寻找到了这一位老大娘,对她再三感谢,并且送给她一千两黄金。 大将军韩信简介

韩信小时候家里很穷,吃不饱穿不暖,连母亲死后都没有钱办丧事。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韩信也带着宝剑投靠了项梁和项羽,韩信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都不采用,韩信觉得自己不能被重用,就投靠了刘邦。开始刘邦也不是很重用他,只给他了个小职位。后来,萧何发现了韩信的与众不同,非常赏识他,还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韩信经过萧何的大力举荐,终于被刘邦重用,当了大将军。

韩信精准的分析了项羽的为人性格特点和楚汉双方的形势,向刘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刘邦一一采纳,很快就占领了关中。

在之后的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开始大展拳脚,不仅平定了魏国,还击败了代、赵、燕三国。韩信也很快被封为相国,要说韩信就是个天生的军事家,他越干越勇,一下子就全歼二十万楚军,攻破齐国。刘邦自然是高兴,就又封韩信为齐王。第二年,韩信又率兵围攻楚军,逼的项羽走投无路,在乌江边自刎。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人告发谋反,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过了不久,吕后借口韩信谋反想杀他,就请萧何出面,把韩信骗入宫中,吕后趁机杀了韩信,并诛三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1abb4e6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