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_开题报告

2022-06-27 07:3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_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开题,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报告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开题报告 武红艳 武海燕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旅游是人类追求美与享受的一种文化性活动,而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往往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一些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乏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必须认真了解生态学伦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旅游的产生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要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合理、有序、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合理有序、科学地开发,不仅能使当代人获得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而且也能保证后代人开发旅游资源的能力和权利。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国外的相关研究: 由于现代旅游起源于国外,而国外的旅游学研究也比国内早得多。世界旅游组织(WTO)对可持续旅游进行了定义:可持续旅游发展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持续旅游导致以如下形式管理所有资源;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活支持系统的同时,经济、社会以及审美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论介绍,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生态旅游要素等方面的内容。从生态旅游起源入手,可以将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分为生态旅游兴起、蓬勃发展、稳定成熟三大阶段。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者Marc.McDill等提出生态旅游是由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提供者、生态旅游环境和生态旅游体验四大要素构成的整体。 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美国的国家公园游,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乡村可持续旅游,肯尼亚的野生动物生态游等。David A.Fennell Ross K.Dowling.生态旅游政策与规划.张广 宋瑞 马聪玲 沈涵译.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Ruwantissa I.R.Abeyratna 通过对岛屿国家生态旅游的研究指出,由于岛屿国家都过度依赖离开航空就无法生存的长途旅游业,因此这些国家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另外,其中的Cevat Tosun 以土耳其为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挑战。研究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挑战在于挂机经济政策的重点、公共行政管理结构、环境问题、度商业化以及国际旅游系统结构。研究认为,尽管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非常有益的,但其实具有很大的困难。研究还提出,

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国际组织的鼓励和协助

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对旅游有关问题的研究较早的主要是旅游地理学者,如陈传康(主编和出版了《北京旅游地理》《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深圳市旅游发展规划》等三部著作;


发表了《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等100多篇文章),郭来喜(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地理研究科学组织,担任多届研究所所长、副所长)雷明德(主持或参与主持《陕西省植被》《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开发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和有关高校教材的编写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要有《旅游资源与旅游规划》《我国黄土高原持续开发和治理的思考》《城市生态学与西安城市的管理和建设》《陕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关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育等方面)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大批有关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方面的著作和教材,如(张建萍.旅游环境保护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他们在广泛介绍国外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同时,呼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还分析了中国实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国内学术论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近几年国内生态研究的7个大方向(鲁小波,李悦铮,21世纪初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 2009,包括生态旅游感念与本质、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的管理、文化生态旅游、国外生态旅游经营介绍。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还有一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笔者认为,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事业,必须首先了解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征,然后逐步分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生态旅游所存在的相应问题,其次根据我国现今的基本国情,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不同领域的协作,对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合理科学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内容: 1.相关理论概述。主要介绍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2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如何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3问题的解决。在全面了解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优势的前提下,找出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提出解决的方法,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之路。 (二)研究方法: 归纳法:主要是总结事物的特征。文章中许多观点早已有学者提出,但是他们都只说了某一方面,或是说的不完整。在这篇文章中对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观察法:对相关景区进行观察,找出相关问题,然后进行整理研究。 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然后对文献进行整理,最后总结。

1.2009.11.15-2009.12.15 22009.12.15-2010.1.15查阅和整合相关资料 3 2010.1.15-2010.2.15 对经过整合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剖析,提出自己的见解。42010.2.15-2010.3.20在有尽可能多的论文写作材料的基础上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并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52010.3.21-2010.4.5:配合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工作的中期检查,完成二稿和三稿的修改。 62010.4.6-2010.4.19论文定稿并进行规范化审核。 72010.4.20-2010.4.30:学生将完成的论文按要求整理装订成册,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宿舍笔记、社会调查记录、实验数据原始记录等超过材料交给指导教师,并提出答辩,指导教师对论文形式及内容进行审核。合格的论文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到系论文工作(答辩)委员会,送交主审教师初审,不合格的在一周内完成修改。 82010.5.4-2010.5.15:经过系论文指导小组审阅通过后做好论文定稿和印刷、装订工作 9010.5.16-2010.5.17:进行答辩。 102010.5.18-6.3:按答辩意见进行修改并定稿。按指导教师要求收集相关的需要上交毕业论文资料

五、课题的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论文,附有图表。

六、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1)图书馆查找的相关统计数据太过陈旧,没有近期的最新数据统计。 2)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有些理论方法已经过时,细节处理跟不


上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 3)由于重选论题,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工作时间不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071ae4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