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路历程

2022-07-11 08:1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心路历程》,欢迎阅读!
心路,历程,大学生

大学生心路历程

软件工程-1 李金岩 1367159103



光阴似箭,一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涯已经开始了一年。回忆起刚入学时大家的样子,多少都有些伤感。一年,我们成长,一年,我们成熟。

大家总是说:在校的学生不懂世故,不了解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在学校养尊处优地活着,大学的生活轻松快乐,但是人总是在安逸中堕落。我承认前面两句话的扫弹面积之广,当然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包括在其中。

大学,犹如一个空中楼阁,抑或是一个世外桃源。大学生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那里不只是梦想,还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和蓄势待发的能量,我想那就是青春的力量。在积蓄中等到爆发的那一刻,等待解脱,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为自己的梦想打开出口。也许,梦想与现实残酷地争夺,最终梦碎了,现实却站在那里告诉我们,什么才叫真正的生活。

“独在异乡为异客”,作为刚踏入校园的新生,一切都那样的不自在,一切都处在探索追寻的阶段,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尽快的适应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去抱怨,只有积极主动的去适应新环境,才是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答案是我们在改变世界,世界也在改变我们。

经历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后,自己所收获的东西有很多,但似乎还有好多东西对我还是个空白,面对几乎定格的生活方式,我不再像刚进校时那样毛手毛脚,我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发展,尝试着去认识自己,想通过努力地学习去增进自己的学识涵养,通过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人生阅历,用自己和他人比较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想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我到底是一个啥样的人?”但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质,而真正了解自己的又有多少呢?首先,应当勇敢的去面对地去接纳自己,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在大学的校园里,不难发现这样一批人,他们不和别人来往,他们秉承“沉默是金”的传统,不与别人结交,不但不把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或评价当回事,而且不愿看到别人的成功,因为别人的成功会使自己感到渺小,而且他们没有勇气去接受失败,他们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往往难以让别人接纳,同时很难得到自己的认同,因此要学会勇敢地去接纳自己,然后学着努力去改变自己。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中,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处世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所以应当确立一种认为适合自己的性格或气质的发展趋向,在学习方面,要向着勤奋认真,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方向发展。在工作方面,应当保持一种积极主动,严肃活泼,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开拓创新的作风。在活动中勇于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哪怕是在心中认为是“出丑”的事,也应当义无反顾的,勇敢的去尝一尝,试一试,善于扬长补短,发扬优势弥补属于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和他人相处中得到锻炼和改观,人生才会从此与众不同。

挫折,尽管这个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去面对,但是说实话,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面对挫折,我觉得态度决定了一切。在大学,我们可能面对的是考试的失败,人际关系处理的失败,朋友的疏远或者背叛。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乌云背后一定是灿烂的阳光。

当我们失意,困顿,抑或是兴奋时,我们丝毫没有注意到情绪已经掌控了我们。所以,大学也是在教导我们去控制我们的情绪。美国奇谱·康利作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有效的22个情绪管理定律》中写到“遗憾=失望+责任感”“绝望=苦难—意义”“焦虑=不确定性×无力感”“幸福=想要拥有的÷拥有想要的”等等可以帮助理顺纠结,重启人生的过程。有了这些情绪定律,人们可以用加、减、乘、除来运算经常找不到头绪的情绪波动。比如,当陷入焦虑之中,就去看看是否因为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且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如果有了猜忌心,那么就反思一下,是自己的自尊太强,还是感觉到了不被信任。情绪是细腻的,常常像丝线一样缠绕,时时对照情绪方程,就可以拎起主线,破解情绪困境,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当我们找寻不到意义时,我们通常会去寻找刺激或分散注意力。这不是世界末日,但不要等到只剩几天的时候才去体验有意义的生活。即使你喜欢多莉·帕顿多过喜欢达赖喇嘛,你心中的美好时光是拉斯韦加斯大道而不是佛堂,这个方程也都和你有关。意义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你,当你和孩子在公园时或是和同事在午餐交流时,只要你肯打开心扉去呈现自己。正如尼采所说,衡量我们自己的是我们如何把痛苦或苦难转化为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爱情,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它是带着神圣气息,高贵而不可侵犯的。每一个人对爱情都是带着些许向往。但据不完全统计,不少大学生的恋爱并非是出于真正的爱情,而是出于一种心灵的空虚和寂寞,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而拿恋爱来消遣时光,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严肃的,它是伴随着对方的精心观察,冷静思考,细心审度产生的,这样的爱情才会甜蜜幸福,因而在生活中划清爱情与友谊的界限,等待真正爱情的到来。所以,做一个渴望爱情但并不盲目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人际交往说白了就是交朋友。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俗话又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大学中,人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所以我们不免会在习惯,风俗,方式上产生或多或少的分歧。

所以,首先要真诚。对人真诚,对事真诚。不论是情感定向的交往,还是功利定向的交往,都需要真诚。现代人际交往中越是坦率承认功利定向上的交往,越需要真诚。真诚是跨时代跨国度的一条永恒的交往原则,只是在现代交往中这一点更为突出了。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真诚是每个人所期待的交往方式。人都有安全的需要。出于这种需要,人们都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是可以把握的。黑夜为什么往往害怕?就是因为我们对环境不能把握。同样,人们对自己的交往对象也希望是能够把握的。而你如果不真诚,就让人感到没法把握你,就提心吊胆。打个比方,谁愿意怀里抱个定时炸弹睡觉?人家把握不了你,只能像躲避炸弹一样躲避你。

其次,要保持距离。不少年轻人和朋友交往喜欢形影不离,结果不仅可能不利于扩大交往范围,而且双方都会感到不舒服。一些年轻的朋友常常在咨询


中诉说这种苦恼。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们在交往中都需要一定的人际空间,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需要一个独享的心理空间,需要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失去心理自由度,人际气泡会受到拥挤。于是,不舒服产生了。因此,人际交往中既需要拉近心理距离又需要拉开心理距离。也许,你对拉近心理距离有足够的准备,对拉开心理距离缺乏应有的认识,怕距离太远了不利于交往。其实,明智地选择是:保持距离。你别怕因此而中断友谊,自然的法则是淡淡的花香情味更长久。

当然,大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以上这些。说到底,我们以后是要独立生活的人。工作,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事情。所以,有一天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向社会的怀抱时,发现它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温暖。还没正式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是最受打击的一类。有些单位直接注明应届毕业生免投简历,一些单位就是要求有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其实,我们希望能够学有所用,希望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不是一来就给我们这么高的门槛。 但是回头想想企业都是要生存的,人家没有义务主动接纳我们,所以我们必须用低水平的酬劳换取进入行业工作的宝贵机会。所以我认为对于刚刚步入社会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工资高低不必看得那么重。

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在我们的花样年华里,或多或少会走过一段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走过花季雨季,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自己的心理困惑,当你感到困惑迷茫的时候,你应当努力的去改变自己,调整自己,以昂扬的姿态,抖擞的精神面貌去面对每一天的时光。四年的大学生活更是匆匆的一瞬间,把握住生命中的流金岁月,把握住自己心灵的航舵,以稳健的步伐走过自己美好的青春曼妙的岁月,把握这以年轮的力量镌刻的幸福时光,在你的生命里留下唯美的回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3659379b6648d7c0c746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