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的措施

2023-01-02 11:4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的措施》,欢迎阅读!
内控,健全,措施,建立,财务

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的措施



无论是对于事业单位还是一般的社会性企业而言,建立起规范化的内控流程并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都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不断加强创新与改进处理。

(一)落实财务控制制度

相关的内部审计单位是增强内部控制制度最为关键的一项措施手段。只有确保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才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各项日常工作内容的正常开展,并同时促进工作效率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进一步增强相关的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工作也便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开展这一项工作之时不但要建立起可互相限制与管辖的制度措施,促使有关的审计人员可保持完全独立,做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公正监管,将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确定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内的工作职责,借助于对会计账目的审核、稽查,来实现对内控制度开展成效的合理化评价。相关的监管执法部门也应当针对所检查出的管理缺陷与不足支出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惩处机制,并以此来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得以有序开展,将相关的法规制度做到全面落实,结合新出现的实际情况与当前我国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新形势,来提前做好对财务隐患的预防监管,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促进各项控制程序能够进一步得以改进与完善,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性。

(二)强化预算管理控制

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可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确保其各项日常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因此,也可以说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可实现对其所掌握的各项资源要素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切实提升资金利用率,确保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实施。事业单位总体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对预算管理加强控制力度,切实提升相关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对


此项工作内容的重视程度,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强调工作纪律,细化管理职责,相关的主要职能负责人员需定期针对预算执行状况开展检查工作,并逐渐落实有关监管措施,提出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以便能够实现对预算管理控制效果的显著提升。

(三)建立信息沟通系统高效化的沟通

交流是事业单位能够实现良性、稳定发展的必备基础。不论是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领导还是一般岗位工作人员而言,高效化的沟通都将会促使日常的工作内容更加高效化的开展。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计系统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力度,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以免因信息失真而导致事业单位发展受到影响。达到信息的及时、准确交互,还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营管理水平,为做出正确的决策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四)完善人员管理制度

考虑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与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也应顺应发展的潮流开展改革创新,以期能够达到更好的完善性,促使财务内控制度成为一项更加独立且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在规范化的内控流程下,建立起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达到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效果,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岗位管理制度,将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借助于制度上的限制来促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以期能够实现对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缺陷的有效弥补,同时也可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3dfe60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