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 文档

2022-09-02 07:1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光曲教案 文档》,欢迎阅读!
教案,月光,文档

教育有效教学框架 课题:月光曲

课时数:3

教材解读: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A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B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

2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C1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约5分钟】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约15分钟/AB

1.师:《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是谁写的? 2.课文写的是什么? 3.谁能介绍一下贝多芬。





生:一首著名的钢琴琴奏鸣曲。 贝多芬写的

关于贝多芬写月光曲的的一个传说。 指名介绍

个体学习清单

1、自学生字新词。

3、查资料了解贝多芬,听一听《月光奏鸣曲》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第三板块——检查字词预习情况【约10分钟/ 1、小组内认读生字词,交流学会的词。 2、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交流。 3、听写词语。 4、指名读文。

小组学习 质疑交流 同桌互相批改 分段读课文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自然段【约10分钟/ 1.齐读。

说说:课文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什么是“传说”? 民间流传的说法。

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2.理解"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第五板块:——学习课文第二意义段BA/10分钟

1.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什么?(断断续续的弹琴声)

2.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他的特别注意?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师: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 3.启发学生联想:“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1.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

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不大熟练,但是很不容易。她看不见乐谱, 第二课时 第一板块:揭题5分钟

在前面我们积累了许多关于月的成语,你还记得吗? 月缺是诗,月圆是画,数千年来有多少人寄情于月留下多少精美绝伦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德国美丽的莱茵河诞生了一首以月命名更名满天下的乐曲,光曲,月光曲的作者是谁? 生:贝多芬



指名分段说段意 齐读。

朗读。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指名回答

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

指名说有关月的成语 背有关月的诗


师:(小结)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乐曲,他一生追求民主,博爱。贝多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师:贝多芬的幸福是什么? 生: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



个人读 生再读: (齐读)

第二板块:解读过程



师:他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本文。



回顾故事的内容。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一间茅屋,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再弹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师: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有了创作的灵感?让我们

在字里行间去寻找吧。请大家打开语文书,默读课文,把你认为 打动了贝多芬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

生默读勾画 A兄妹俩的对话。我们就通过倾听人物对话,走进人物内心。 1、请女生、男生读姑娘的话

2、这段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咱们再往具体的地方想想,你认为贝多芬是听见那一句开始心动的呢? 3、请大家自己读读盲姑娘的话,要去打动贝多芬的心。 4、谁愿意单独读一读

5、在这陌生的地方既听见了自己的音乐还听见自己的名字贝多芬该有多高兴啊,让我们一齐读姑娘的话把字字句句读到他的心里去!

6、贝多芬是个音乐家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他总能听出别人的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听出了什么? 师:在陌生的地方不仅听见自己的音乐还听见自己的名字,贝多芬的心情怎样?”



指名读勾画的句子

男女生分角色读 指名说 指名读 齐读 指名说

他那样激动让我们把一字一句读到贝多芬那激动的心里去(生单



独)



谁来读读,有心的贝多芬知道了什么?

生读(老师引导)

师:听贝多芬的音乐那可是她梦寐以求的事啊,所以她一定会这

样说---学生读

是贝多芬的音乐给了她生活的信心面对困难的决心啊,所以她一

定会这样说——学生读盲姑娘的话 师:她之所以不能听见贝多芬的亲自弹奏是有苦衷的,她的苦衷是什么?(贫穷)

师: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贫穷,?

师:小结:是啊,一架旧钢琴 还有那微弱的烛光 更有那低矮的茅屋无不告诉我们他们生活的艰难、贫穷。可是盲姑娘却依然热

生读

理解句子,体会人物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646a220242a8956aece4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