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滚乐的社会责任感到精神诉求

2023-01-25 12:2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摇滚乐的社会责任感到精神诉求》,欢迎阅读!
摇滚乐,诉求,社会责任,感到,精神

从摇滚乐的社会责任感到精神诉求

内容提要 随着国门的打开从国外流入的一种音乐形式,它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摇滚乐因其自身的特点,为最具批判性格的音乐形式,中国的摇滚音乐人把摇滚音乐当作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工具,也把它当作倾诉心灵的对象,是摇滚音乐具有了丰富的精神诉求。本文试图说明摇滚乐同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相比所具有的社会批判性;阐述摇滚乐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产生,并从两首具体的歌来看摇滚乐所独具的精神诉求。

关键词 、转型期、文化、精神诉求 正文 一、摇滚乐的社会功能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专论音乐的一章的结尾中写道:(面对音乐),听者立刻产生填充这种看来毫无意义的音乐的运动的愿望,想找出理解乐曲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支点,找出更为清晰的印象和他所熟悉的内容,以便在心中产生共鸣。这样音乐对他来说便成为一种象征,因为,在力求捕捉他的思想时,他面临的是许多飞驰而过并充满难解之迷的问题,这些问题他往往不能立刻找到答案,而且它们往往能用许多种方法来解决。

配以文字的歌却能应此需要,使之简化成一种方法、一个答案;令人遗憾的无限变为有限,却同时收获到音乐的指向明确和易于接受,使文字更富于情感色彩,更能打动听众。而现代流行音乐,尤以打动听众为第一要义,再经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使个人和某一接受群体发生共鸣从而成功地在社会面前展示了自我:情感、意愿、文化观念、甚至政见。听歌有时就是寻找社会代言人。诚如摇滚先驱鲍勃迪伦所说:他应该是一股与社会相关并能够参与社会变革的力量。 在世界范围,援非联唱《WE ARE THE WORLD》为反对南非种族隔离而举行的声援曼德拉演唱会、人的权利世界大巡演、柏林《墙》世界演唱会;在中国,世界和平年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奥运——中国之梦大型摇滚音乐会,八十年代以来这一系列音乐大事表明,音乐正在有意识地充任一种强大的社会文化力量,试图改变我们这个世界。

二、摇滚乐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形式

音乐当成一种社会文化力量是因为音乐人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感变成自觉的行动,使音乐具有社会批判性格。音乐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在当代社会往往是利用了摇滚乐这一形式,因为摇滚乐同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相比是最有社会批判功能的音乐

摇滚乐从思想内容、艺术趣味到表演技巧,都很难与古典音乐相比。它们不是同一层次上的艺术但是,摇滚乐在许多听众那里很有市场。从它兴起到现在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了(世界范围来说),它不仅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听众越来越多,而且它的风格不断变化派生出许多分支、新的乐队层出不穷。它是一种大众文化,深入到千家万户和各种公共场合。无论是谁,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影响。

历来的音乐就有两种:一种比较雅,是专业音乐家的作品;一种比较俗,在过去主要是民间音乐但是两者也并非行同水火。民间音乐对专业音乐创作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大作曲家的作品虽然更精美、更高雅、更有艺术性,但不能没有民间音乐作为自己创作的养料和素材。而专业音乐对民间音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俗文化中的流行音乐异军突起,它的地盘在扩大,


音乐的底盘在缩小。加上民间音乐本来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在当代流行音乐就成了俗文化的主要代表。

就象过去的作曲家常常把民间音乐当作自己创作的素材一样,现在也有一些作曲家采用摇滚乐等流行音乐进行创作。拉威尔当年对爵士乐就有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局势月是对当代艺术音乐最重要的贡献,这一点就象西班牙舞曲、匈牙利狂想曲或俄罗斯民歌一样明显。何况,摇滚乐还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西方不少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结合摇滚成分,表现现代生活。这也是使自己的创作趋向通俗化,便于群众接受的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音乐家们在他们的历史著述和评论中,表现了对摇滚乐的重视。摇滚乐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成为许多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的课题。

有些研究者把摇滚乐仅仅当作是流行音乐来加以研究,显然是不合适的。滚乐虽然也是俗文化的一种,但同流行音乐相比还是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和个性的。

一般来说,流行音乐免不掉媚俗的品格,它要投大众所好,大众才能让他流行。所以它就必须迁就大众的思想惰性和什么习惯,在保证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前提下,不断地小打小闹,花样翻新。它几乎从来不提出重大的历史、现实和个人的问题,即使有时会有这样的问题,也回用一种格式化的东西把它们化解掉,使问题变成一种毫无意义、不必要的体温。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音乐只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精美的包装而已,要结实生命与社会的真实面目,揭示隐而不显的时代精神,就必须透过层层包装。如果流行音乐试图还原和结实真实,那它就具有了反对它自身的性质 。正像任何一种领域和过程都回出现叛逆者一样,流音乐的叛逆歌手也绝无仅有。不过可悲的是:反大众也能成为征服大众的手段,脱俗也能成为媚俗的假面。 摇滚乐从它诞生之初,就具有两方面的叛逆意义:其一是对流行音乐本身的反叛,其二是对广泛的社会文化的抗议。尽管它也是植根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类型,但它的基本特征是表达尖锐的个性化和叛逆性的内容。或者如崔健所说,是一种对现实的力度的表达,其中包括在思想上追求清醒的理性与深度,在感受上强化个性的独特经验,在批判的向度上针锋相对。《自由音乐》杂志这样描述摇滚乐的理念:最严厉的文字、最真诚的情感、最尖端的摇滚。音乐只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一种反叛的情绪尽露无疑。也许崔健对摇滚乐的理念表述地更为理性,更容易让人接受:我的摇滚乐表达的是一种社会所需要的思考,一种理性,在你再顺的时候,在你最不顺、最萧条的时候。这个社会总是需要一群人理智地看待它,这种看待是黑色的,它诚实地说出问题,让你觉得社会很有意识,帮你有所发现,但并不是为了逗你笑就胳肢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反叛意识,有了对社会深层次的理性阐发,当崔健第一次以摇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时候,代青年人,特别是年轻的知识者和受教育者,似乎一下子发现了恰切表达自我的形式,同时发现了自我表达的替代者。 三、摇滚乐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据《中国摇滚大事记》,1980--1989年中国摇滚乐从一无所有开始;

1990--1996年是摇滚的经典时代;1997--2000年是新音乐的春天。这二十年间中国摇滚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到繁荣再到芜杂的过程,结合这二十年我国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摇滚乐记录了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进程。整个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也是思想解放的初始阶段,西方大量的艺术形式涌入中国并被思想基金的青年一代所接受。而摇滚乐是以打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6f6a738e9951e79b8927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