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雅与俗”例文(整理精校版)

2022-10-08 14:0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模拟作文“雅与俗”例文(整理精校版)》,欢迎阅读!
例文,高考模拟,作文,整理

高考模拟作文“雅与俗”例文

作文辅导 1026 16:53



:: 雅与俗

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之行为,什么是俗,又何为雅?每每谈到雅与俗的话题,总是不知所云。一日酒后,醉意朦胧中,不羁的思绪奔腾不息,模糊中记下所思所想,也许对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歪打正着。

雅并非杯中美酒,海阔天空,极其所能而博美人一笑;雅并非猎人入森林围堵枪下生灵,逐鹿射鹰而痛快;雅并非台上正人君子般高唱工作干劲,而台下却行尸走肉般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雅并非官员以公款与其风骚的情妇在星级酒店里听着浪漫曲吃饭;雅并非是权与钱就能营造出来的气质。

在我看来,雅只有饱含纯洁的心灵,拥有善良的爱意才能创造,才称得上真正的雅。如果不习劳苦,甚至不择手段去营造一种所谓的雅,就像跋山涉水找寻回来的一种遗憾一样,只能是一场自我安慰。品读雅,就要有雅的心灵,否则,就是一种俗。比如说,用一颗平常的心,去打造一种美丽的氛围。也许经过许多努力,甚至为此付出很多,但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认为仍然是一种雅。还比如,在简陋的小屋里,品饮一壶茶、静坐几个小时,端详一朵花的开放,用心品味万物的生长,也是一种雅。至于去正视生活,体验人生,征服困难则更是一种雅。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思想行为纷繁复杂。俗也好,雅也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无论如何推论,雅俗的界限在于人的思想素质与精神境界。这是判断何为俗、何为雅的关键。万不可把俗的东西当做雅的去发扬,而把雅的东西当做俗的去抛弃。

近日重读《水浒传》与《儒林外史》,文中人物的口头俚语仍然让人忍俊不禁。骂人的骂得痛快淋漓,逗笑的笑得酣畅开怀,号哭的哭得肝肠寸断。论语言表达的到位,没有什么语言能超过口语的表现力。而这些口语看起来是那么俗,可就是俗得耐人寻味,俗得荡气回肠,俗得耳目一新。不管多高雅的人都不会拒绝对俗文化的欣赏,对俗语言的喜爱。

相对于《水浒传》和《儒林外史》来说,《三国演义》的语言又显得那么典雅。句式的工整,用词的雅致,炼字的经典,可以说是字字珠玑。这样的书,我想凡读书之人大概不会有人拒绝去品尝的吧。

音乐和读书有同样的感受。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人心灵悸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让人空灵脱俗。同样,民歌中的《走西口》也能让人热情澎湃。即使是农村丧葬仪式中原本是工尺谱记下的送葬曲子听起来也能让人潸然泪下。高雅的音乐和通俗的音乐都不可缺少。

读书也好,听音乐也好,高雅的通俗的都需要,生活也是。常听人感叹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怕到高处人孤独。把自己定位在阳春白雪的层面上,开


口星巴克品咖啡,闭口莫扎特交响乐,还有几人愿意辛苦地洗耳恭听,还是快快溜掉,去聊聊轻松的话题。还是接受一点俗的吧,张家的茶叶苦,李家的盐蛋咸;左邻的大妈慈,右舍的大妈善。过雅生活拘谨,孤芳无人赏,那就来一点俗的吧,滋润。

可是,俗不可耐并不让人推崇。 “一个俗人!”对自己是谦称,对别人是贬低。过俗,有被斥为下里巴人的,有被侧目而视的。“一个俗人”突然变得高雅起来,会让人刮目相看。文雅、高雅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修养,品位高低的标准。雅也是不可或缺的。过俗的人就该来一点雅的东西补充一下自己。

悠悠的雅,淡淡的俗,会让人生圆润,豁达。

[简评]这篇杂文。主旨是“高雅的通俗的都需要”。特别钟情于“悠悠的雅。淡淡的俗”。不作偏激之论。借雅俗之话题。刺社会之乱象。是杂文之骨。第2段之揭示假雅真俗之世象。尖锐辛辣。“万不可把俗的东西当做雅的去发扬。而把雅的东西当做俗的去抛弃”。是全篇关键所在。总体语言偏于雅。但亦偶有俗词夹杂其中。能够揉合得痕迹不显。足见驾驭的功力。

雅与俗

雅有雅之韵,俗有俗之美。

莲花是高雅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一瓣瓣鲜亮的粉红羞涩地绽放在亭亭的荷叶上,叶上一滴露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灵动的光,这是雅之韵。葵花没有莲花的高贵,一根粗壮而粗糙的青杆支撑着那硕大的长满疙瘩的脸,葵花是乡野田间的俗物,但她向人们展示的却是其独有的花的质朴,是其独有的对光明的执着,是其独有的生命的热烈,这是俗之美。

伯牙、子期的 曲高山流水,幽远悠扬情意深长。贝多芬的《命运》,雄浑铿锵,迸发出与命运抗争的勇毅与不屈。莫扎特的《小夜曲》清新流畅,蕴藏着生命的恬淡与平和,这些是古典之音,高雅之韵。

江苏民歌《茉莉花》,用那甜甜的温柔的女声,唱出了这方水土一方人的美丽与善良。罗大佑的一曲《童年》,用那欢快而又略带忧伤的曲调,让人们在池塘边,在榕树下,在操场的秋千上,再次找回了那遗失的美好。老狼的一曲《同桌的你》,用那简单自然的音符,唤醒了人们在青春时才曾有过的幻想。这些是世俗之乐,通俗之美。

高雅的或是通俗的,都有其美好之处,而美是不会被雅俗的界限分隔开的。雅有俗之美,俗有雅之韵。莲花里藏着葵花的执着,葵花里藏着莲花的骄傲:高山流水里淌出了世俗的真情,茉莉花散发出高贵的芬芳;诗人白居易的骨子里透出的是农人的质朴,农人的性情里包涵着词人的豁达。 雅与俗相通相长。

雅是美的,但不能附庸风雅。像某些明星本没有什么素养却乱出书,像一些领导没文化乱题词,像一些政府不顾民生乱搞政绩工程……如此,只会“失”掉人格和民心。

俗是美的,但不可低俗。若是把戏剧泰斗请去唱靡靡之音,若是把阿炳的二胡拿去摇滚,那么俗之美就荡然无存了。如此,只会“俗”掉本真和诗意。 或雅或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心,去体会美的真谛。




评点

大俗和大雅就像人的左右手,时时陪伴左右,没有必要辨别清楚左右手有什么不同。大俗和大雅也一样,没有必要弄得太清楚,因为它们总在人们身边,且相通相长,互相滋养。非常赞同的观点:“雅是美的,但不能附庸风雅……俗是美的,但不可低俗。”

雅与俗

武侠小说里那些白衣飘袂的侠客们是雅的,因为,他们不用换洗衣服,不用洗澡,不用干活,不用拉撒甚至不用吃饭,身上却能永远一尘不染,能永远光彩照人,能永远洒脱,但他们不属于现实。而现实生活,有时,也会被误以为是雅的。农村的田园,农民们在田园里劳作,农村们的家庭生活,在所谓的“雅人”眼里是“雅”的,所以是“田园风光”,所以是“农家乐”,所以有许多“雅”的诗赋来赞颂,但属于这“田园风光”和“农家乐”里的农人,一旦一身泥粪地站立在这些“雅人”之中,会被看成是粗人、俗人、下等人,甚而还要掩鼻而远之。倘把这些“雅人”也拉到这“风光”里去劳作一天,看他还敢不敢“雅”,还能不能“雅”得起来?倘若你并不厌恶他们的一身泥粪,倘若你根本不在乎到这“风光”里劳作一天半天,那的确说明你是真雅。

雅,是建立在泥土(即俗)之上的,并非是脱离了泥土而高高在上的。所以,才有“雅量”一说,“量”即容“泥土”、容“俗”之心胸之肚量。没有这“量”,雅就无从谈起。刚才所说的“雅人”,他们不知道也不会去想,这“田园风光”、“农家乐”里的“俗人们”为了养家糊口,整日日晒雨淋,劳累得腰都快断了。他们娶一门亲造一间屋子,不知得忙活多少年。他们不敢生大病,一生大病,会因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只能乖乖地被死神带走。他们的子弟一旦考取什么学校,也会因交不起高昂的学费而只好放弃上学,放弃进入“雅人”阶层。所谓“田园风光”和“农家乐”,在他们的眼里也毫无“雅”可言,只是为了满足吃饭和生存的需要。倘一个人连生存都顾不及,哪里还有闲情去做琴棋书画诗礼乐等“雅”事?所以,琴棋书画诗礼乐只属于那些成天吃饱了没事干的“雅人”们,不关咱老百姓的事。

陶渊明确是“雅”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雅嘛。可他那身“行头”——破烂衣破烂裤破烂鞋,在今天的“雅人”们眼里,未必很

“雅”。倘若不说出他就是陶老,你能毕恭毕敬地请他到你的住宅面见你的亲朋好友们,晚上跟你睡一床而你仍然感到莫大的幸运,那证明你是真雅。但你能做到吗?我还要说的,是他的情趣之雅,只因他并无老人要赡养,也无子女的拖累,且无礼尚之往来,所以,才能在吃饱(虽说是粗茶淡饭)之余,“雅”上一“雅”的。

真要咱“俗人”们免点“俗”,也能“雅”上一“雅”,那就得多为咱“俗人”们想想,多给一些实际的好处,以减少咱“俗人”们的生存压力与困苦。否则,一切的雅都是虚假虚伪的雅。何况咱“俗人”们乃一国之本。不为咱“俗人”们着想,就是本末倒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7187dd69dc5022aaea00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