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孙继经

2023-05-19 06:4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孙继经》,欢迎阅读!
电网,管理模式,一体化,调控,运行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孙继经

摘要:在当今社会,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各国电力企业的关注热点和研究热点。而从我国实际的电网发展情况出发,提出了坚持智能电网的概念的提出,可以更好的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一体化的高度融合,这将成为最经济环保、高效可靠、开放互动的新型的现代电网控制管理模式。而三集五大的全新概念中的大运行是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它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够实现根本上的转变。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1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优势和意义 1.1 提高管理水平

传统的电网因为程序的复杂,涉及的方面广泛,电网的运行管理往往出现不同的问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渐渐地与现代企业的发展相脱节。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针对传统电网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充分地连接了电力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通过计算机操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工作人员通过电网一体化就能得到准确、及时的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传统模式下经常会出现事后发现事故的情况,带来很多后续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找到解决措施,电网的快速性、安全性能得到保证。通过电网调控一体化实现快速管理。

1.2 运行管理智能化

过去的生产生活中,因为技术和器材等的限制,人员的依赖性一直很大,这就造成有些数据的主观性很强,很难做到完全的精准。还有的人员检查方面,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在电网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电网的安全性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企业建立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通过引进先进的机器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一方面,对企业而言,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减少了人员造成的误差,精准快速地得到相关的数据,还能及时反馈,提高企业电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电网运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间接地改变了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推动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1.3 集约增效、降低成本

相对于集控中心和有人值守模式,大大减少了运行人员工作量,提升了调度人员事故处理和紧急停送电的速度。在变电设备的倒闸操作中,据统计,有近1/3的调度令是如投退电容器、线路强送等这样的分、合断路器单一操作,在原有集控模式下,需要运行人员到达站端后才下令进行现场操作,但在现阶段的调+监控+巡维模式下,可以通过监控中心遥控操作,据南方电网报报道:2015年,广东中调事故处理遥控操作开关857次,节约时间664h,减少损失电量143.5kWh,减少现场操作7524人次。这样的调控模式,节省了运行人员奔波在路上的停电时间,减少了大量的出勤率和乘车风险,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车辆磨损燃油维护费用,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2.1 GIS配电网调控技术

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主要针对SCADA系统技术。传统的调度管理模式主要针对配网在线自动化远程监控。目前,没有对配电网设备进行自动化,采用人工翻阅图册进行配电网络系统调控,所以在系统接入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信息拥


有快捷便利的条件,能更好的实施电网实时监控自动化调度管理,实现配电网络一体化管理模式顺利进行。比如:201653日湖南娄底冷水江10潜伏冷都线16号杆,FLD-F10型号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设备安装完成,FLD-F10型号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设备能够促进湖南电力配电网数据分析平台自动化应用分析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实现了湖南智能化终端接入配电网大数据应用平台正式启动,也预示湖南配电网络进入到智能化时代。

2.2 对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进行完善

对电力企业中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的开发,有利于电力企业实现对于电网进行调控一体化管理。电力企业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利用好网络信息的优势,构建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时需要高效综合多种信息技术,利用系统的运作,实现电网运行管理以及调控的一体化运作。由此,电网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需要包括状态显示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以及运行调度模块等多个功能模块。其中数据管理模块主要负责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的工作,并做好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工作。状态显示模块主要负责利用终端设备把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显示出来,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对电网进行管理调控。而运行调度模块主要负责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调度管理工作。 2.3 强化对于电网的监控工作

监控工作能够及时地发现电网的运行障碍,掌握实际的电网系统与设备的运行情况,使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电网运行的特点,对监控方案进行完善,确定最优的监控方案,强化电力企业中监控装置的布置,对于监控系统的建设需要重视起来。监控管理好电网的调控与运行,监控好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电网系统中或是电力设备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故障现象,若出现故障,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自身诊断的方式隔离故障,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故障维修,使电网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2.4 对电网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升级

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在建设初期要确保具有同一的管理方式,要制定出较为科学的参考指标,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具有比较好的可操作性以及可互换性。另外,在建设电网调控一体化过程中要进行人员的有效配置,要按照电力方面的相应标准来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对于主网来说,由于其具有比较多的变电装置和输电电缆,所以需要加强管理,否则就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甚至会造成主网线路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加强管理,科学的配置工作人员,同时要通过定期的培训教育来加强员工能力培养,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来奖励优秀员工、淘汰不合格员工。 2.5 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为模式的构建提供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就像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建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北京的高校集中、人才集聚,能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达到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同样的,电网控制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技术和设备只有在有人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人才可以把技术和设备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生产力,帮助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实现完备的效果,因此,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部门之间人员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实际能力,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能力水平,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员的水平,促进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发展。 3 结束语

电力系统对于国民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电网调控的工作效率和电网调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确保电网运行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今的电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电网企业整个行业快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洪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温建平.鄂尔多斯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设计与评价[D].华北电力大,2015.

[3]王军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09):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7ba497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